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石散

龙石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朱砂(研飞)二两半,寒水石(烧通赤)二斤,生脑子(研)二钱半。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上膈壅毒,口舌生疮,咽嗌肿塞,疼痛妨闷。

用法用量每日五、七次用,夜卧掺贴妙。每用少许,掺贴患处,咽津。

小儿疮疹,毒气攻口齿,先用五福化毒丹扫后,仍再用此药掺贴,立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洞天奥旨》卷十二: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伏龙肝不拘多少,滑石少许。

制法各为极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湮尻疮,湿热之气湮烂成疮,生于新生之儿,或在颐下项边,或在两肢窝内,或在两腿丫中。

用法用量掺在疮上,外用草纸革之。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龙骨赤石脂海螵蛸白芷、黄丹、血竭朱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敷患处。

功能主治痔落尽后收敛疮口。主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

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张氏家传》: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寒水石(烧1日)1斤,生脑子1钱,朱砂(飞)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上膈壅热,咽喉肿塞疼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咽津。儿疮疹攻口齿,先用化毒丹,次用此药擦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张氏家传》

《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龙骨(煅过,去火毒)、香白芷、好黄丹、软石膏(煅过,去火毒)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收敛疮口。主痔疮。

用法用量干掺疮口上,又须候痔头焦落尽,以此药收敛疮口,更预先准备些好血竭末,或要止血,或要收敛疮口要用。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

猜你喜欢

  • 调营活络散

    药方名称调营活络散处方羌活30克秦艽30克当归60克乳香30克香附30克木香30克续断60克(酒炒)杜仲60克(酒炒)牛膝45克(酒炒)制法上药研末为散。功能主治养血调营,通经活络。主闪挫血滞,腰部疼

  • 蓬莪茂散

    药方名称蓬莪茂散处方蓬莪茂30克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棚)赤芍药15克槟榔30克肉桂30克(去皱皮)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当归39克(锉,微炒)干姜15克(炮裂,锉)京三棱30克(炮,锉)

  • 茅根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茅根饮药方名称茅根饮处方白茅根(锉)1两半,桑根白皮(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3两,露蜂房(炙黑)1两。制法上捣筛,如黍米粒大。功能主治丹石发,关节毒

  • 开窍消痰汤

    《石室秘录》卷一:开窍消痰汤药方名称开窍消痰汤处方人参9克,白术9克半夏9克 皂角末3克陈皮3克功能主治治中痰气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石室秘录》(北京科技本)卷一:开窍消痰汤药方名

  • 调中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调中益气汤药方名称调中益气汤处方黄耆3克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苍术各1.5克柴胡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升麻各0.6克木香0.3~0.6克制法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

  • 止眩汤

    药方名称止眩汤处方钩藤30克,菊花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5克,白术10克,夏枯草12克,生地30克,车前子30克,怀牛膝15克,珍珠母30克,枸杞子12克。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化痰止眩。

  • 天下第一金疮药

    药方名称天下第一金疮药处方雄猪油620克松香180克 面粉(炒,筛)120克麝香1.5克 黄蜡180克樟脑90克(研极细)冰片1.8克血竭30克儿茶30克乳香30克(去油)没药30克(去油)制法上药研

  • 六和茶

    药方名称六和茶处方藿香1两5钱,川朴1两,杏仁1两5钱,半夏2两,木瓜1两5钱,赤苓2两,苍术1两5钱,人参1两,扁豆2两,甘草2钱,茶叶4两,砂仁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调和六气。主用法用量加生

  • 太乙金丹

    药方名称太乙金丹处方全蝎49个防风白附子(炮)僵蚕(炒)天麻朱砂牛胆南星天竺黄各30克蝉蜕15克麝香6克牛黄4.5克 天浆子(炒)21个干蟾1枚(去足)赤脚蜈蚣1条(当脊上开一路,入麝香于内令满,用纸

  • 脱花煎

    药方名称脱花煎处方当归20~30克肉桂3~9克川芎牛膝各6克车前子4.5克红花3克(催生者,不用此亦可)功能主治治凡临盆将产者,先服此药催生最佳。并治产难经日,或死胎不下。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