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姜散

黑姜散

《仙拈集》卷一:黑姜散

药方名称黑姜散

处方干姜(烧黑存性)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有寒,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米饮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一

《仙拈集》卷一:黑姜散

药方名称黑姜散

处方大块鲜姜10斤。

制法上入不见天日粪坑内泡49日,然后取出洗净,用柴火烧成炭,闷煨,研末。

功能主治噎膈,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滚汤水调下,隔3-5日再服;亦可陈米糊作丸服。

摘录《仙拈集》卷一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集验方》,名见《仙拈集》卷一:黑姜散

药方名称黑姜散

处方干姜(急于火内烧黑,不令成灰,瓷碗合放冷)。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痢、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集验方》,名见《仙拈集》卷一

猜你喜欢

  • 加味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一:加味泻白散药方名称加味泻白散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柴胡、钩藤、苏梗、桔梗、山栀。功能主治恼怒伤肝,木火刑金,内伤腋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麻症集成》卷四:加味泻白散药方名

  • 二龙膏

    药方名称二龙膏处方活甲鱼(约16两以上)2个,莪术1两,鲜苋菜16两,三棱1两。制法以上四味,酌予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

  • 灵中散

    药方名称灵中散处方陈大蜂巢1个,白矾、脂麻。制法上装入蜂巢内,火烧之,小油调。功能主治背疽等疮。用法用量扫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九

  • 金银花散

    《卫生宝鉴》卷十三:金银花散药方名称金银花散处方金银花120克甘草30克(炒)制法上药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发背恶疮。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酒各1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之。摘录《卫生宝

  • 葵菜粥

    药方名称葵菜粥处方葵菜(择取叶并嫩心)3斤(细切),粟米3合(净淘),葱白(去须叶)1握(细切)。功能主治诸淋。小便赤涩,茎中疼痛。用法用量上先以水5升,煮葵菜至3升,绞去葵菜,取汁,下米并葱白,更入

  • 截疟仙丹

    药方名称截疟仙丹处方雄黑豆49粒(黑豆圆者是),人言5分。制法5月5日午时用黑豆先1日以水泡去皮,研烂,入人言,同研为丸,如黄豆大,雄黄1钱为衣,阴干收贮。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临发热早晨无根水送下1

  • 利气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利气散药方名称利气散处方绵黄耆陈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老年气虚,小便秘涩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自然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医略六书》卷二十五:利气散药方名称利

  • 参耆散

    《仁斋直指》卷九:参耆散药方名称参耆散处方柴胡阿胶(炒酥)黄耆(蜜炙)白茯苓紫菀茸当归川芎半夏(制)贝母(去心)枳壳桔梗秦艽(洗)甘草(焙)各15克人参五味子羌活防风杏仁(水浸,去皮)款冬花鳖甲(醋炙

  • 天花粉丸

    药方名称天花粉丸处方天花粉黄连(去须)各30克茯苓当归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治消渴饮水多,身体消瘦。用法用量每服30丸,茅根煎汤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 紫石黄助阳方

    药方名称紫石黄助阳方处方紫石英3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川椒1.5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菟丝子10克,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虫6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主肾阳虚衰。用法用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