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膏

黄耆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480两。

制法上药酌予切碎,水煎3次,分次过滤,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1两膏汁兑炼蜜2两成膏,装瓶,重2两。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调养荣卫,托里生肌。主气虚血亏,虚劳盗汗,肺虚作喘,身体羸瘦。疮面久不愈合,阴疮脓毒未尽,下肢顽固性溃疡,鱼鳞癣(蛇皮症)。

用法用量每服5钱,日服2次,开水冲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衷中参西》上册: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生箭耆4钱,生石膏4钱(捣细),净蜂蜜1两,粉甘草2钱(细末),生怀山药3钱(细末),鲜茅根4钱(锉碎,如无鲜者,可用干者2钱代之)。

功能主治肺有劳病,薄受风寒即喘嗽。冬时益甚者。

用法用量上先将黄耆石膏、茅根煎10余沸去滓,澄取清汁2杯,调入甘草山药末同煎,煎时以箸搅之,勿令2末沉锅底,1沸其膏即成,再调入蜂蜜,令微似沸,分3次温服下,1日服完,如此服之,久而自愈。然此乃预防之药,喘嗽未犯时,服之月余,能拔除病根。

各家论述黄耆以补肺之阳,山药以滋肺之阴,茅根以通肺之窍,俾肺之阴阳调和,窍络贯通,其闟辟之力自适均也;用石膏者,因其凉而能散,其凉也能调黄耆之热,其散也能助茅根之通也;用甘草者,因其味甘,归脾益土,即以生金也;用蜂蜜者,因其甘凉滑润,为清肺润肺,利痰宁嗽之要品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1两(锉),芎?1两,当归1两(切,炒),黄芩1两(去黑心),黄连1两(去须),白蔹1两,芍药1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乳痛,欲结未结,脓攻疼痛。

用法用量鸡子白调,随大小贴之,每日1易。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1两(锉),当归1两(切,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芷1两,芎?1两,续断1两,细辛1两(去苗叶),薤白(细切)1两,猪脂(切)1斤。

制法上除猪脂外,捣碎,以酒半升拌1宿,焙干,次日先煎脂沸,下诸药,候色变,滤去滓,以盒盛之。

功能主治止痛生肌。主一切伤损。

用法用量不拘多少,涂所伤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鬼遗》卷五: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1两,附子1两,白芷1两,甘草1两,防风1两,大黄1两,当归1两,续断1两,芍药1两,苁蓉1分,生地黄5分,细辛3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诸痈破后,大脓血,极虚。

用法用量以猪脂3升,纳诸药,微火慢煎,候白芷黄色,膏成。绞去滓,候凝,涂疮,摩四边、口中,日4次。

摘录《鬼遗》卷五

《圣惠》卷六十: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1两半(锉),漏芦1两半,黄柏1两半(锉),槐子仁1两半,木通1两半(锉),苦参1两半(锉),狸骨2两(捣为末),雄黄3分(细研),虎骨3两(捣为末),硫黄1两(细研),麝香1钱(细研),蜣螂末半两。

制法上以腊月猪脂3斤,炼诸药20余沸,以布绞去滓,更入铛炼1两沸,又以绵绞过,以瓷盒盛之,下雄黄等,搅令匀。

功能主治杀虫。主痔瘘。

用法用量于故帛上贴之,日2-3度换。虫出即愈矣。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六十三: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1两,赤芍药1两,当归1两,川大黄1两,芎?1两,独活1两,白芷1两,薤白1两,生地黄2两,麝香2钱(细研)。

制法上锉细,先用猪膏2升,煎3-5沸,下药煎白芷色赤,以绵滤去滓,入麝香,搅令匀,收瓷盒中。

功能主治止痛生肌。主一切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方中薤白原作“韭白”,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1分(锉),升麻1分,大黄1分(生锉),芍药1分,细辛(去苗叶)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清麻油5合调匀,慢火煎取2合,稀稠得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耳内窒塞,如有物点。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滴耳中,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三○: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锉)半两,零陵香1分,赤芍药1钱(锉),芎?1钱(锉),天麻1钱(锉),防风1钱(去叉,锉),生干地黄(锉)1钱,黄蜡2两半,清油半斤。

制法上除蜡外,都一处用银石器内以油浸7日,用文武火煎焦黄色,以绵滤去滓,下黄蜡再煎,令蜡化,盛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舒筋脉,消肿毒,止疼痛。主痈疽疮疖,皮肤瘙痒,筋脉紧急。

用法用量每用以软帛薄摊贴之;如皮肤瘙痒,筋脉紧急,用少许涂摩尤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别名黄耆

处方黄耆1分,白芷1分,白及1分,白薇1分,当归1分,芍药1分,防风1分(去叉),甘草1分,细辛1分(去苗叶),嫩桑枝1分,垂柳枝2两,乳香(研)1分,铅丹6两,清麻油1斤。

制法上除乳香、油、铅丹外,细锉,以油浸1宿,次日煎候白芷黄黑色,绵滤去滓,下铅丹,以柳蓖搅候变黑色,滴水中为珠子,即入乳香末,足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止痛,抽火毒,吮脓。主灸疮。

用法用量黄耆散(《普济方》卷二七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鸡峰》卷十八: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黄耆半两,吴白芷半两,槐角半两,防风半两,当归半两,杏仁2两。

制法上用麻油4两,木炭火慢慢熬,候药焦,漉出不用,入黄蜡2两,熬成稀膏,入瓷器中收,蜜封。

功能主治头面生疮。

用法用量旋取,如面油用之。

摘录《鸡峰》卷十八

普济方》卷二七二引《经验方》:黄耆膏

药方名称黄耆膏

处方人参3钱,黄耆3钱,当归半两,香白芷3钱,细辛3钱(去叶),羌活3钱。

制法上锉,用清油6两,用前药一处,慢火内熬,令黄耆微黑为度,滤去前药,只用油,入没药末3钱,黄蜡2两,同油搅匀,盒子盛,候冷用之。

功能主治一切疮疖。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引《经验方》

猜你喜欢

  • 巴戟天酒

    《圣济总录》:巴戟天酒药方名称巴戟天酒处方巴戟天18g牛膝18g石斛18g羌活27g当归27g生姜27g 椒2g 酒10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

  • 加脑子收阳粉

    药方名称加脑子收阳粉处方麻黄根半两,藁本半两,白芷半两,牡蛎(烧)半两,龙骨半两,米粉2两,脑子半钱。制法上为细末,研匀。功能主治一切虚汗、盗汗、自汗及漏风等诸证,汗泄不禁,服诸药不能止者。用法用量以

  • 连翘归尾煎

    药方名称连翘归尾煎处方连翘21~24克 归尾9克甘草3克金银花红藤各1.2~15克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阳分痈毒,或在脏腑、肺膈、胸乳之间者。用法用量用好酒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服。服后暖卧片时。邪

  • 神吸散

    药方名称神吸散处方鹅管石(火煅,好醋淬七次)3克 余粮石(火煅,醋淬七次)3克 粉草0.9克 枯白矾1.5克石膏(煅)1.5克款冬花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新久咳嗽、哮吼、喘急。用法用量每次1

  • 升阳去热和血汤

    药方名称升阳去热和血汤处方橘皮0.6克 熟地黄当归身苍术秦艽肉桂各0.9克 生地黄牡丹皮生甘草各1.5克升麻2.1克 熟甘草黄耆各3克白芍药4.5克功能主治治肠澼下血,腹中大痛。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

  • 谷精夜明散

    药方名称谷精夜明散处方谷精草2钱,夜明砂1钱。功能主治雀目,鸡盲。用法用量上为末,甘菊汤调服。摘录《医级》卷八

  • 发泡膏

    药方名称发泡膏处方越没里膏48钱,芫菁(末)8钱。制法先将膏上文火烊化,加芫菁而炼和。功能主治神经热,腐败热,精力罢弊沉垂者。用法用量贴(?非)跖或项窝。摘录《经验良方》

  • 柴芩七物汤

    药方名称柴芩七物汤处方柴胡1钱,黄芩1钱半,法夏1钱半,厚朴1钱半,茯苓2钱,紫苏1钱。功能主治调气行滞。主妊娠气滞腹痛证。妊娠数月,胸腹及两胁胀痛,性情暴躁易怒,口苦,头晕,兼有咳嗽,苔白腻或薄黄,

  • 车螯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车螯散药方名称车螯散处方车螯壳(烧灰)10两,黄连(去须)1两,蚬壳(多年白烂者,以黄泥裹烧)5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乳痈及一切肿毒。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用甘草酒调下,日晚

  • 阿胶梅连丸

    《宜明论方》卷十:阿胶梅连丸药方名称阿胶梅连丸处方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乌梅肉(去核,炒)黄柏(锉,炒)黄连当归(焙)赤芍药干姜(炮)赤茯苓各15克功能主治阴虚下痢五色,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