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鹿角胶煎

鹿角胶煎

《圣惠》卷九十五:鹿角胶煎

药方名称鹿角胶煎

处方鹿角胶3两(捣碎,炒令黄燥,捣罗为末),牛乳1升,白蜜1合,牛酥1合,生姜汁1合。

制法上五味,先煎乳,欲熟,即下胶消讫,次下姜汁,次下蜜,唯须缓入,煎十余沸,倾于瓷器中,仍数数搅,勿令酥浮于上,待凝,以竹刀割为小片。

功能主治填骨髓,好颜色,祛风气,润鬓发。主五劳七伤,身无润泽,腰背疼痛,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食后细细含咽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圣惠》卷四十四:鹿角胶煎

药方名称鹿角胶煎

处方鹿角胶4两(捣碎,炒令黄燥),赤茯苓1两,紫菀1两(去苗土),紫苏子2两(微炒),贝母1两(煨微黄),百合1两(上6味为末),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生地黄汁5合,生姜汁3合,白蜜8两,牛酥5合。

制法上都作一处,与地黄汁等相和,搅令匀,于银器中以慢火煎成膏。

功能主治久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次半枣大,食后含咽津。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外台》卷三十一引《广济》:鹿角胶煎

药方名称鹿角胶煎

处方鹿角胶2斤(捣碎,作4分,于铛中熬令色黄),紫苏子2升(以酒1升,研滤取汁),生地黄1斤(取汁),生姜1斤(取汁),黄牛酥1升,白蜜3斤。

制法上六味,先煎地黄汁、苏子汁、生姜汁等二十余沸,次下酥、蜜,又煎3-5沸,次以蜜并胶末下之,搅令相得,胶消尽,煎即成矣,以器盛之。

功能主治补五脏,益心力,实骨髓,生肌肉,理风补虚,耳聪目明。主五劳七伤,四肢沉重,百事不任,怯怯无力,昏昏欲睡,身无润泽,腰痛顽痹,脚弱不便,不能久立,胸胁胀满,腹中雷鸣,春夏手足烦热,秋冬腰膝冷痛,心悸健忘,肾气不理,五脏风虚。

用法用量空腹以酒调2合服之,1日2次。

注意羊血芜荑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广济》

猜你喜欢

  • 点眼小黄连膏

    药方名称点眼小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捣末)1两,芦荟(研)1两,龙脑(别研)半钱。制法先将黄连、芦荟末以新绵裹,用水2盏,于银器中以重火煮取汁,三分减二,即绵滤去药,入龙脑,以瓷瓶子内收。功能主治风毒

  • 九味解毒散

    药方名称九味解毒散处方黄连(炒)3分,金银花3分,连翘3分,芍药3分,山栀4分,白芷6分,当归8分,防风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热毒胎毒,发为疮疡,未溃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母子并服。摘录《保婴撮要》

  • 决明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决明汤药方名称决明汤处方石决明1两,人参1两,芎藭1两,细辛(去苗叶)1两,五味子1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血灌瞳仁。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

  • 和兑饮

    药方名称和兑饮处方生姜汁1小匙,白蜜2匙。功能主治新久咳嗽,未经见血者。用法用量上和匀,重汤炖服。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神仙碧玉膏

    药方名称神仙碧玉膏处方轻粉30克 杭粉30克 白占15克乳香没药各9克 樟冰6克制法用公猪净熟油150克,同白占熬化,倾入碗内,人上药细末和匀,水内顿一时许取起。功能主治祛腐生肌。治杨梅结毒,溃烂臭秽

  • 藕汁饮

    药方名称藕汁饮处方藕汁75毫升 生地黄汁150毫升生姜23克 酒150毫升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下,或下未尽而有热者。用法用量上药四味,先煎地黄汁令沸,次下藕汁、生姜汁与酒,再煎三五沸,放温,时时饮之。

  • 附子麻黄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附子麻黄汤药方名称附子麻黄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白术干姜甘草(炙)人参等分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

  • 芩部丹

    药方名称芩部丹处方黄芩10克丹参10克百部18克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活血抗痨。治肺痨兼夹瘀血,潮热,咳嗽,胸痛如刺,或胸中肌肤甲错,面目黧黑,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涩者。亦用于皮肤结核、流痰、瘰疬。用法用

  • 连艽散

    药方名称连艽散处方黄连(去须)1两,秦艽(去苗)1两,甘草半两,天灵盖1个(涂酥,炙黄)。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骨热肌瘦。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粥饮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涣方

  • 黄蜡灸

    药方名称黄蜡灸处方黄蜡。功能主治痈疽等毒。用法用量白面水和成块,照毒根盘大小作圈,厚1指,高寸余,粘肉上,外以绢帛加湿布围住,将黄蜡掐薄片入面圈内,以熨斗火运逼蜡化,即痛则毒浅;若不觉,至蜡滚沸,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