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风疳丹

风疳丹

药方名称风疳丹

处方朱砂1分,硫黄1分,丁头代赭1分,石蛇黄(火煅,醋淬7遍)1分,蜣螂(净,炒)3个,地龙(盘曲者)3个,全蝎2个,大使君子10枚,没石子1个,虼蚾头(酥炙)1枚,天浆子(炙)7个,白附子(生)7个,白花蛇肉1寸(酒浸1宿,焙),大附子,乌头(并向尖上)半个,半夏(姜炙)1钱,麝1钱,续随子1钱,丁香1钱,赤石脂1钱。

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今乳哺充肥,风消气伏。主儿禀受不足,乳哺失宜,肤华浮脆,冒犯风冷,正气微弱,客邪在内,令儿津液不固,自汗自利,中寒气痞,关膈不通,呕吐乳片,肌肉不生,精神昏塞,不欲啼笑,以至龟胸解颅,邪客心成惊痫,邪客脾成风疳。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汤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赵氏家传》

猜你喜欢

  • 暗香汤

    《医统》卷九十八:暗香汤药方名称暗香汤处方梅花。制法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蕊连蒂置瓶内,每1两用炒盐1两洒之,不可以手触坏,用厚纸数重封固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内,然后取花头二三个内于中,滚

  • 五子衍宗丸

    《中国药典》:五子衍宗丸药方名称五子衍宗丸处方枸杞子400g菟丝子(炒)400g覆盆子200g五味子(蒸)50g车前子(盐炒)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酸、微苦。炮制

  • 青蛤散

    药方名称青蛤散处方蛤粉(煅)30克石膏(煅)30克轻粉15克 生黄柏15克青黛9克制法上药研为末。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治黄水湿热等疮。用法用量先用香抽调成块,次加凉水调稀,将疮洗净,薄涂患处。

  • 茯苓茱萸丸

    药方名称茯苓茱萸丸处方茯苓、吴茱萸(汤浸5次,焙干)、芍药(不问赤白皆可用)、黄连(去须)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伤寒。用法用量每服15丸、20丸,温熟水送下。如无蜜,即用

  • 对星香散

    药方名称对星香散处方牛胆南星24克木香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化痰利气。主中风体肥痰盛,口不渴者。用法用量每服10克,加生姜10片,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温服。备注方中南星能祛风定惊,燥湿

  • 地肤子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一:地肤子散药方名称地肤子散处方地肤子1两,枸杞子1两,营实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眼热目暗。用法用量方中枸杞子,《圣惠》原作“枇杷子”,据《普济方》改。

  • 凉肢散

    药方名称凉肢散处方茯苓5钱,薏仁5钱,玄参5钱,甘草1钱,升麻1钱,炒荆芥1钱,甘菊3钱,麦冬3钱,天花粉2钱。功能主治肌肉热板生风,体上如鼠走,唇口反裂,久则缩入,遍身皮毛尽发红黑。用法用量水煎服。

  • 虚风丸

    药方名称虚风丸处方天蓼木 吴白芷白鲜皮白茯苓(去黑皮)川芎独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天南星(酒浸,切片,酒煮)天麻(酒煮)乌蛇(酒浸,去皮、骨)全蝎(微炒)人参(去芦头)麻黄(去根、节,炒)甘草(锉

  • 点眼龙脑煎

    药方名称点眼龙脑煎处方龙脑(研)半钱,铅丹(罗)半两,白蜜(绵滤)2两。制法上药和匀,瓷瓶内密封,重汤煮一炊时,取出。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赤痛。用法用量点目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石珍散

    《外科正宗》卷四:石珍散药方名称石珍散处方石膏(煅)轻粉各30克青黛黄柏末各9克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燥湿止痒。治天疱疮,日久破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现用于急性、亚急性皮炎。用法用量上共研细,先以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