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醴泉饮

醴泉饮

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醴泉饮

药方名称醴泉饮

处方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人参(四钱)玄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四钱)牛蒡子(炒.捣.三钱)天冬(四钱)甘草(二钱)

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摘录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醴泉饮

药方名称醴泉饮

处方山药30克 大生地15克人参12克玄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2克牛蒡子(炒,捣)9克天冬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卷上:醴泉饮

药方名称醴泉饮

处方山药1两,大生地5钱,人参4钱,玄参4钱,生赭石4钱(轧细),牛蒡子3钱(炒、捣),天冬4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各家论述阴虚之甚者,其周身血脉津液皆就枯涸。必用汁浆最多之药,滋脏腑之阴,即以溉周身之液,若方中之山药地黄是也。然脉之数者,固系阴虚,亦系气分虚弱,有不能支持之象,犹人之任重而体颤也。故用人参以补助气分,与玄参天冬之凉润者并用,又能补助阴分。且虑其升补之性,与咳嗽上逆者不宜,故又佐以赭石之压力最胜者,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也。至于牛蒡子与山药并用,最善止嗽,甘草天冬并用,最善润肺,此又屡试屡效者也。

临床应用咳喘:初制此方时,原无赭石,有丹参三钱,以运化人参之补力。后治一年少妇人,信水数月不行,时作寒热,干嗽连连,且兼喘逆,胸膈满闷,不思饮食,脉数几至七至。治以有丹参原方不效,遂以赭石丹参,一剂咳与喘皆愈强半,胸次开通,即能饮食,又服数剂脉亦和缓,共服20剂,诸病皆愈。

摘录《衷中参西》卷上

猜你喜欢

  • 加味三星汤

    《洞天奥旨》卷五:加味三星汤药方名称加味三星汤处方金银花2两,蒲公英1两,生甘草3钱,玄参1两。功能主治阳疽。用法用量水数碗,煎8分服。摘录《洞天奥旨》卷五《增订治疔汇要》卷下:加味三星汤药方名称加味

  • 简易圣灵丹

    药方名称简易圣灵丹处方羊角、核桃壳各等分(烧灰存性)。制法上研细末。功能主治杨梅初起。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用酒调下,早晚各1服。服4日后,毒从大便出,如血如脓。半月毒尽后,虚者即以八珍汤调理,以善其

  • 栝楼根煎剂

    药方名称栝楼根煎剂处方天花粉山药各60克 生黄耆24克 生地30克钩藤玉竹各18克杜仲泽泻各12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生津止渴。治糖尿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 加味羌活散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味羌活散药方名称加味羌活散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人参茯苓川芎升麻芍药甘草功能主治治斑疹初出,憎寒壮热,头疼体痛,胸满不利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加生姜煎服。斑盛者,加黄连。摘录

  • 红豆蔻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红豆蔻丸药方名称红豆蔻丸处方红豆蔻1两(去皮),木香1两,缩砂仁1两,槟榔1两(锉),诃黎勒1两(炮,用皮),藿香叶1两,陈橘皮(去白,炒)2两,胡椒1分,荜澄茄半两,茴香子(炒

  • 独圣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独圣散药方名称独圣散处方黄蜀葵花(炒)30克制法上一味,捣为细散。功能主治利尿通淋。主沙淋,石淋。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 巴戟天饮

    药方名称巴戟天饮别名巴戟天汤、巴戟汤处方巴戟天(去心)3两,五加皮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牛膝(切,酒浸,焙)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萆薢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防风(去叉)1两3分

  • 白瓜丸

    药方名称白瓜丸处方白瓜子仁3两,陈橘皮3分,白芷1两,藁本1两,远志1两,杜衡1两,车前子1两,当归1两,云母粉1两,白石脂1两,天门冬半两,细辛半两,柏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黄丹半两。制法上为末,炼

  • 和胎败毒散

    药方名称和胎败毒散处方人参1钱,羌活1钱,前胡1钱,柴胡1钱,白苓1钱,甘草1钱,川芎1钱,枳壳1钱,桔梗1钱,黄芩1钱,白术1钱,苏叶1钱,葛根1钱,葱白1钱。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天行时气,传染初起,

  • 猪脊髓煲莲藕

    药方名称猪脊髓煲莲藕处方猪脊髓500克(连脊骨)莲藕250克制法将上2味同放锅内熬煲。功能主治补血益肾。适用于遗精、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腰膝酸软。用法用量当菜服食,每周2剂,一般4~8剂即可见效。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