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小豆丸

赤小豆丸

《鸡峰》卷十三:赤小豆丸

药方名称赤小豆丸

处方赤小豆1两,好硫黄1两,附子半两(生)。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三

普济方》卷一五一。即《圣惠》卷十六“鬼箭羽丸”:赤小豆丸

药方名称赤小豆丸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一。即《圣惠》卷十六“鬼箭羽丸”

方出《千金》卷九,名见《外台》卷四:赤小豆丸

药方名称赤小豆丸

处方赤小豆2两,鬼箭羽2两,鬼臼2两,丹砂2两,雄黄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断瘟疫。主瘟疫转相染着,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无收视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

摘录方出《千金》卷九,名见《外台》卷四

《朱氏集验方》卷一:赤小豆丸

药方名称赤小豆丸

处方赤小豆(半生,半炒)、香附(半生用,半酒炒)、晚蚕沙(半生,半炒)、草乌(半生,半麻油炒)各等分。

制法陈仓米三分之一,半生半炒,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酒任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七:赤小豆丸

药方名称赤小豆丸

处方鬼臼半两,赤小豆3分,鬼箭羽半两,朱砂半两(细研),雄黄半两(细研),阿魏半两(别研)。

制法上为末,用酒、阿魏和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山岚瘴疟。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绯绢系中指上,男左女右,嗅之。如未愈,即以井花水服1丸,即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 保婴夺命丹

    药方名称保婴夺命丹处方姜半夏1钱半,天南星1钱半,全蝎1钱,明雄黄5分,天竺黄5分,朱砂1钱,牛黄2分,川黄连1钱,僵蚕1钱半,煅礞石1钱,明天麻1钱半,琥珀1钱,毛橘红1钱,钩藤1钱,锦纹大黄1钱,

  • 疥疮药

    《诚书》卷十五:疥疮药药方名称疥疮药处方吴茱萸2钱,樟脑5分,白矾2钱,轻粉10贴,蛇床3钱,寒水石2钱半,黄柏1钱,大黄1钱,硫黄1钱,槟榔1个。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油调敷。摘录《诚书

  • 掠髭鬓方

    药方名称掠髭鬓方处方白檀香1钱,香白芷1钱,白及1钱,滑石(研),零零香2钱,三奈子3钱(面包烧熟为度),青黛1钱(研),百药煎1钱(另研),甘松1钱(去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乌髭鬓。主用法用量

  • 理中加茵陈汤

    药方名称理中加茵陈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甘草2钱,干姜2钱,茵陈2钱。功能主治伤冷中寒,脉弱气虚,变为阴黄。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8分,去滓服。临床应用黄疸:一身面目俱黄,暗如熏黄,已食如饥,倦怠嗜

  • 蒲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蒲黄散药方名称蒲黄散处方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

  • 脊肉粥

    药方名称脊肉粥处方猪脊肉2两,粳米3两,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滋养脏腑,滑润肌肤。主体质虚弱,羸瘦,营养不良,脾胃虚寒等气血不足之证。用法用量先将猪脊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用香油烹

  • 桔梗独活汤

    药方名称桔梗独活汤处方桔梗1钱5分,独活1钱5分,苏梗1钱5分,条芩1钱5分,真化橘红8分。功能主治子瘖。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青果1枚,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 蠲痹镇痛汤

    药方名称蠲痹镇痛汤处方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主寒湿闭阻。用

  • 防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防风散药方名称防风散处方防风(去芦.一钱)麻黄(去节.一钱)人参(去芦.一钱)川芎(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桂心(一钱) 黄蓍(一钱) 赤茯苓(去皮.一钱)酸

  • 清阳除眩汤

    药方名称清阳除眩汤处方人参1.8克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3克陈皮3克半夏(汤泡)3克 明天麻2.4克槟榔2.4克旋复花2.4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气虚痰浊蒙上之眩晕。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生姜3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