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元解毒汤

调元解毒汤

慈幼新书》卷五: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白芍川芎当归茯苓白术山药甘草桔梗连翘木通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痘后气血不调,瘢痕不正,诸症将作者。

用法用量当靥不靥,加参、耆、芷、桂;抓破不干,以棉茧散敷之;下利脓血,加香连丸;泄泻,加猪、泽;后重加枳壳槟榔;气脱,加升麻;腹痛,加木香,下和中丸;溺短,加木通车前;伤食发热,加查、曲、芽;风寒发热,加桂枝柴胡、干葛;乍寒乍热,加参、耆、柴、桂;热不退,加黄芩地骨皮;厥冷去翘、桔,加参、耆、桂;神昏喜睡,去翘、桔,加麦冬茯神人参;自汗,加参、耆、肉桂柏子仁;急惊,加木通、生地、栀仁;喘,加杏仁、冬、味;呕吐,加陈皮黄连;吐血,加黄连蒲黄;衄血,加黄芩蒲黄、丹皮;吐蛔,加苡仁、乌梅;痂不落,蜜水调滑石敷之;丹病瘾疹,连翘饮;口疳,加黄连

摘录慈幼新书》卷五

《种痘新书》卷四: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人参8分,生耆1钱,当归1钱,连翘1钱,牛蒡1钱,防风5分,川芎5分,升麻5分,黄芩5分,黄连5分,前胡1钱,木通8分,炙草3分,虫退3分。

功能主治补中兼解毒。主痘疮大热灼人,心中迷闷,元气虚而毒气盛者。

用法用量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痘疹仁端录》卷六: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连翘木通山药、姜、枣。

功能主治痘疹落痂后气血不调,尚有余毒,诸症将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六

《种痘新书》卷八: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黄耆、牛子、连翘黄芩、花粉、全地、木通前胡人参甘草

功能主治痘疮毒未尽化,当收时忽增大热,发渴烦躁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八

猜你喜欢

  • 柴胡天水散

    药方名称柴胡天水散处方柴胡2钱,黄芩2钱,人参2钱,甘草1钱,滑石2钱半。功能主治中暑。咳嗽寒热,盗汗不止,脉数。用法用量加竹叶10片,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统旨》

  • 赤白煎

    药方名称赤白煎处方白术5钱,茯苓2钱,车前子1钱,鸡冠花2钱(赤用赤,白用白)。功能主治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仙拈集》卷三引《碎金》,名见《经验广集》卷三

  • 理脾止泻丹

    药方名称理脾止泻丹处方白术9两,广陈皮5两,赤茯苓5两,川厚朴5两,猪苓9两,茅苍术5两,泽泻9两,甘草5两,肉桂9钱,砂仁1两5钱,车前子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朱砂1两8钱为衣,蜡皮

  • 苍桂五苓散

    药方名称苍桂五苓散别名二术五冬散、苍术五苓散处方五苓散加苍术。功能主治寒湿。肠痹。用法用量二术五冬散(《成方切用》卷七)。苍术五苓散(《银海指南》卷三)。摘录《医方集解》

  • 快脾丸

    药方名称快脾丸处方生姜180克(洗净,切片,以飞罗面120克拌和,晒干)橘皮30克(去瓤)甘草(炙)丁香各60克(不见火)缩砂仁9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脾气久虚,不受饮食,食

  • 济阴保元汤

    药方名称济阴保元汤处方滇珍参3钱,苡米仁4钱(拌水蒸透,咀片,再入姜,加米仁汁蒸,晒干),怀生地1两(砂仁、酒、姜3味拌蒸,九晒,收,再以瓦焙为炭),当归4钱,白芍3钱(酒炒),川芎2钱(去净油,米泔

  • 黛柏散

    药方名称黛柏散处方青黛3克黄柏6克冰片3克功能主治消炎杀菌,除湿止痒。主急性渗出性皮炎,脓疱疮。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用花生油调敷。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党参50g白术(炒)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白芍(酒炒)50g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

  • 龙脑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龙脑丸药方名称龙脑丸处方龙脑(细研.一钱)、麝香(细研.一分)、蝉壳(一分)、牛黄(研细.一分)。干蝎(炒)、南星(炮)、朱砂(研)、阿胶(炒)、香墨、白附子(炮裂)

  • 姜芷散

    《青囊秘传》:姜芷散药方名称姜芷散处方生僵蚕、白芷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外疡,眼癣风。用法用量外疡之由风痰湿者,可摊入膏药中用,亦可用姜、醋调敷;眼癣风,用姜汁调涂。摘录《青囊秘传》《外科传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