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蠲痰丸

蠲痰丸

普济方》卷一七二:蠲痰丸

药方名称蠲痰丸

处方南星(水煮1滚,每个切作4块)4两,半夏(不切)4两,皂角(切作段子)4两,生姜(切)4两,明矾(捶破)4两,将5味一处于炒罐内,用水自卯时煮至酉时,以南星内无白点为度,拣去皂角不用,只将余药切作薄片,晒干或焙干为末。杏仁(汤泡去皮,炙)2两,神曲2两,麦芽2两,青皮2两,陈皮(去白)2两,紫苏皮2两,干葛2两,枳壳(去瓤)2两,香附子2两,糖球子2两,萝卜子(微炒)2两,木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前药末拌匀,以生姜自然汁同拌,隔3-4月药成饼,去皮搜碎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磨积滞,化气宽中。主积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白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简明医彀》卷四引《医林》:蠲痰丸

药方名称蠲痰丸

处方半夏(泡7次)6两,南星(泡)3两,明矾(另研)1两半,辰砂5钱(为衣)。

制法姜汁糊为丸。

功能主治蠲痰,安神定志。主风痰、冬月冷痰。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姜汤下。

摘录简明医彀》卷四引《医林》

猜你喜欢

  • 麦门冬丸

    《圣惠》卷四十二:麦门冬丸药方名称麦门冬丸处方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昆布3分(洗去咸味),干姜半两(炮裂,锉),细辛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海蛤1两(细研),桂心半两。制法上为末

  •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天王补心丹药方名称天王补心丹处方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克当归(酒浸)五味子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各30克 生地黄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 桔梗丸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桔梗丸药方名称桔梗丸处方桔梗30克(去芦头)神曲7.5克(微炒)麦蘖15克(微炒)乌梅肉15克,(微炒)黄连30克 (去须,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久香熟)白术1

  • 大豆浸酒

    药方名称大豆浸酒处方黑豆1升(拣紧小者净淘)、酒5升。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用法用量上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热,约至酒减半,即去豆取酒。空心及临卧时各饮2合至3合。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

  • 桑丹杞菊丸

    药方名称桑丹杞菊丸处方桑叶4.5克,丹皮4.5克,滁菊花4.5克,炒枸杞子6克,煨天麻6克,焦山栀6克,生地12克,钩藤9克,橘红3克。功能主治平肝熄风。主肝火上升,内风扰动。(妊娠眩晕)用法用量水煎

  • 凤珠丹

    药方名称凤珠丹处方鸡蛋1个,巴豆1粒(去心膜)。制法鸡蛋上开一孔,入巴豆于内,用双层纸封之,与鸡抱之,以鸡出为度。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取蛋清滴耳内,1日2次。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 鳖甲煎丸

    《金匮要略》卷上:鳖甲煎丸药方名称鳖甲煎丸处方鳖甲90克(炙)乌扇22.5克(烧)黄芩22.5克柴胡45克鼠妇22.5克(熬)干姜22.5克大黄22.5克 芍药37.5克桂枝22.5克葶苈7.5克(熬

  • 桂枝石膏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处方桂枝15克石膏知母各45克 黄苇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150毫升煎

  • 加减理脾清热除湿膏

    药方名称加减理脾清热除湿膏处方党参2钱,于术3钱(炒),茯苓3钱,砂仁1钱,陈皮1钱5分,建曲3钱(炒),石斛3钱,扁豆3钱,白芍1钱5分(炒),灶心土3钱,薏苡仁3钱(炒),益元散2钱。制法上以水煮

  • 枳芎散

    药方名称枳芎散处方枳实(炒)川芎各15克 粉草(炙)7.5克功能主治治左胁刺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酒调亦可,不拘时候。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