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安胃散

藿香安胃散

脾胃论》卷下:藿香安胃散

药方名称藿香安胃散

别名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处方藿香丁香人参各7.5克橘红15克

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即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350毫升,加生姜1片,同煎至250毫升,空腹时和滓冷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

御药院方》卷四:藿香安胃散

药方名称藿香安胃散

别名藿香正气散、藿香平胃散

处方藿香叶1两,半夏2两(汤洗7次,焙干),陈皮2两(去白),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制),苍术3两(米泔浸1宿,焙干),甘草2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感寒吐泻。

用法用量藿香正气散(《医学纲目》卷三十三)、藿香平胃散(《赤水玄珠》卷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藿香养胃汤”。《奇效良方》有砂仁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猜你喜欢

  • 定喘四物汤

    药方名称定喘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6分,川芎6分,白芍(酒炒)6分,生地黄7分,白茯苓(去皮)8分,前胡8分,桔梗(去芦)8分,杏仁(去皮)8分,葶苈8分,紫苏8分,桑白皮8分,金沸草8分,枳壳(去瓤

  • 二气双调饮

    药方名称二气双调饮处方人参6克茯苓6克山药9克 归身6克枸杞子9克 干苁蓉9克牛膝6克 广皮3克半夏4.5克砂仁3克青皮4.5克(水炒)沉香1.5克(人乳磨冲)功能主治主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

  • 扶阳济明汤

    药方名称扶阳济明汤处方桂心、姜炭、陈皮、槟榔、桔梗、玄参、黄芩、黄连、当归、腹皮、大黄、芒硝。功能主治发喘,痰火夹寒,面白身热,四肢逆冷,大渴不休,大便癃闭,邪热在里,宜攻之症。用法用量加柿蒂3个为引

  • 雷音丸

    《回生集》卷上:雷音丸药方名称雷音丸处方巴豆2两(去仁不用,只用豆皮,每豆2两,可得皮3-4钱,微炒黄色,万不可用豆仁1粒),缩砂仁1两(炒),川大黄3钱(半生半炒),干姜3钱(炒黑),广木香3钱(炒

  • 肝胃汤

    药方名称肝胃汤处方嫩黄耆3钱,当归1钱半,白芍1钱半,茯神3钱,煨姜1钱,南枣1枚。功能主治调补肝胃。主右目多泪,眦胀,心嘈杂,阳明空虚,肝阳上扰使然。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

  • 附子煎

    《朱氏集验方》卷一:附子煎药方名称附子煎处方大附子1枚(重8钱,慢火炮裂,去皮,切作10片,同生姜、米泔淹1宿,去姜,薄片切,焙干),防风1两,骨碎补半两(去毛,炒),汉防己半两,白术半两,乳香2钱(

  • 黄鸡炙

    药方名称黄鸡炙处方黄雌鸡1只(治净)。功能主治脾胃气虚,肠滑下痢。用法用量炭火炙,捶过,以盐醋刷,又炙令热。空腹食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增液承气汤

    药方名称增液承气汤处方元参30克麦冬24克(连心)细生地24克大黄9克芒消4.5克功能主治滋阴增液,泄热通便。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津液不足,无水舟停,服增液汤不下者。用法用量上药

  • 当归茴香散

    《瘢瘕积聚编》:当归茴香散药方名称当归茴香散处方当归茴香附子良姜各等分功能主治主寒疝,少腹痛。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温服。摘录《瘢瘕积聚编》《疝症积聚编》:当归茴香散药方名称当归茴香散处方当归、茴香、附子

  • 安蛔丸

    药方名称安蛔丸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川椒、乌梅。功能主治理中安蛔。主摘录《金匮翼》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