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

药方名称葱豉桔梗汤

处方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主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9克;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6克,白蔻末2.4克;咳甚痰多,加杏仁9克,广橘红4.5克;鼻衄,加生侧柏叶12克,鲜茅根50支。

备注方中葱白、豆豉解肌发表,疏风散邪为君;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臣;甘草桔梗以利咽,淡竹叶清心除烦,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葱豉桔梗汤

药方名称葱豉桔梗汤

处方葱白3枚至5枚,苦桔梗1钱至1钱半,焦山栀2钱至3钱,淡豆豉3钱至5钱,苏薄荷1钱至1钱半,青连翘1钱半至2钱,生甘草6分至8分,鲜淡竹叶30片。

功能主治辛凉发汗。主风温、风热初起。

用法用量咽阻喉痛,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3钱;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2钱,白蔻末8分(冲);发疹,加蝉衣12只,皂角刺5分,大力子3钱;咳甚痰多,加苦杏仁3钱,广橘红1钱半;鼻衄,加生侧柏叶4钱,鲜茅根50支(去衣);热盛化火,加条芩2钱,绿豆2两煎药;火旺就燥,加生石膏8钱,知母4钱。

各家论述《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轻扬清散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妇女救苦金丹

    药方名称妇女救苦金丹处方元胡4两,山药4两,熟地4两,黄耆4两,人参4两,白芍4两,甘草4两,茯苓4两,当归4两,鹿角4两,川断1两6钱,阿胶4两,杜仲1两6钱,茴香8钱,故纸1两6钱,菟丝1两6钱,

  • 黄连解毒加味汤

    药方名称黄连解毒加味汤处方黄连、黄芩、栀子、黄柏、丹皮、生地黄、甘草(生)、金银花、连翘(去心)。功能主治痘当落痂之后,其瘢或紫或焦或黑,现证通身壮热,烦渴不宁,皆因灌浆时浆未充足,毒未尽化故也。用法

  • 夺门丹

    药方名称夺门丹处方柞木枝1两,当归2两,川芎1两,人参1两。功能主治产妇交骨不开。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梅氏验方新编》引作“加味神柞饮”。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 大生丸

    药方名称大生丸处方熟地黄(酒蒸)4两,当归身4两,续断(盐水炒)2两,阿胶(蒲黄末炒珠)2两,杜仲(盐水炒)2两,丹参(炒)2两,黄耆(蜜炙)1两5钱,白芍(酒炒)1两5钱,延胡索(炒)1两5钱,川芎

  • 神犀丹

    药方名称神犀丹处方犀角尖180克 生地500克(熬膏)香豉240克(熬膏)连翘300克黄芩180克板蓝根270克 银花500克 金汁300克 元参210克 花粉120克石菖蒲180克紫草120克制法用

  • 白簕洗剂

    药方名称白簕洗剂处方白簕15g,水杨梅15g,三角泡15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外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二乌散

    《医统》卷六十一:二乌散药方名称二乌散处方川乌、草乌(俱用童便浸,炒去毒)、细辛、羌活、黄芩、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眉棱骨痛,兼有风病,风热二气,攻于太阳等经,头脑作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

  • 丽泽通气汤

    药方名称丽泽通气汤处方黄耆12克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升麻葛根各9克 炙甘草6克 川椒白芷各3克制法上药哎咀。冬月加麻黄(不去节)。功能主治益气升阳,祛风散寒。治肺气不足,外感风寒,鼻塞不闻香臭。用法用量每

  • 地黄阿胶散

    药方名称地黄阿胶散处方地黄汁6合,牛皮胶1两(细研),生姜1块如大拇指(捶碎)。功能主治肺损,吐血不止。用法用量上先以2味子铜器中煎10数沸,次下牛皮胶,煎令消,滤去生姜,分作2服。或微利一行,不妨。

  • 补肾壮筋汤

    药方名称补肾壮筋汤处方熟地当归牛膝山萸 云苓 川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功能主治主肾经虚损,下颏关节经常脱位。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