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草果饮子

草果饮子

杨氏家藏方》卷六: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子仁、乌梅肉(焙)、紫苏叶(去土)、赤茯苓(去皮)、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干)、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头)各等分。

功能主治温脾养胃,顺气消饮,生津液,美饮食。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妇人良方》卷二十一引《经效》: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半夏(泡)2钱,赤茯苓2钱,甘草(炙)2钱,草果(炮,去皮)2钱,川芎2钱,陈皮2钱,白芷2钱,青皮(去白)1钱,良姜1钱,紫苏1钱,干葛4钱。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疟疾,寒热相半,或多热者;感冒后四逆,手足不遂,牙关紧急;霍乱四逆,手足搐搦,欲成风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校注妇人良方》引作“草果饮”。方中干葛,《医学纲目》作干姜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一引《经效》

《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定斋未病方》: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仁、苍术(泔浸)、厚朴(姜制)、陈皮半夏曲、甘草乌梅各等分。

功能主治快脾。主疟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7分,不拘时候。

寒多者,加干姜附子;热甚者,加柴胡;瘴疟,加槟榔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定斋未病方》

杨氏家藏方》卷三: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子仁4枚,人参(去芦头)半钱,半夏13枚(中样者,沸汤浸洗7次),甘草(炙)半钱,大枣3枚,乌梅3枚,生姜(3寸)1块。

功能主治疟疾。寒热往来,烦渴头痛,或但寒但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沃雪汤

    药方名称沃雪汤处方苍术240克(去皮)厚朴120克(去皮)当归(洗)川芎白芍药防风橘皮(去白)葛根甘草各6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湿邪,表证未解,壮热恶风,声重鼻塞,头痛身疼。用法用量每服

  • 立验膏

    药方名称立验膏处方活黄鳝鱼1条,大活蜘蛛1枚。制法以刀断鳝鱼之首,沥热血于掌中,急以蜘蛛以手指只就掌中研,蜘蛛化为度,去蜘蛛皮,刮于瓷器内收。功能主治痔漏正发,忽肠头不止,有血者。用法用量于发时涂敷。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药方名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别名苓甘味姜辛夏仁黄汤、茯甘姜味辛夏仁黄汤处方茯苓4两,甘草3两,五味半升,干姜3两,细辛3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2两。功能主治咳逆倚息不得卧。若面热如醉,此为胃

  • 绯帛膏

    药方名称绯帛膏处方排帛(烧灰,研)1分,倒棘刺49枚(烧灰,研),雄黄(研)1分,磁石(捣研)1分,麝香(研)1分,蚺蛇胆(研)1分,槐枝1条(长8寸,锉),猪脂(蜡月者)5两。制法上为细末,次炼脂作

  • 产后调理方

    药方名称产后调理方处方当归身9克川芎4.5克 生地6克赤芍药4.5克 元胡(醋制)6克牛膝15克蒲黄4.5克干姜(炒黑)2.1克肉桂(火盛者及夏月勿用)2.1克山楂肉9克五灵脂(醋炒,去沙)3克桃仁(

  • 石皮汤

    药方名称石皮汤处方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功能主治清胃泻火。主胃经实火。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广西中医药》

  • 清火消毒汤

    药方名称清火消毒汤处方黄芩黄连山栀郁金龙胆草雄黄地骨皮灯心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疹后痨。疹既收没,毒邪郁于肌肉间,昼夜发热,渐至发焦肤槁,羸瘦如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 磨脾散

    药方名称磨脾散处方木香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甘草(炙)赤茯苓(去黑皮)各60克 草豆蔻(去皮)干姜(炮)各7.5克 陈曲(炒)麦蘖(炒)各30克制法上九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温脾消食。治膈气宿食不

  • 胡荽丹

    药方名称胡荽丹处方乌鸡1只(令净),胡荽子适量。功能主治反胃。用法用量胡荽子入鸡缝之,煮熟食之。不效,再如法服食1只乌鸡。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安脾丸

    药方名称安脾丸处方半夏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制法上为末,姜汁和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脾胃虚,肝乘于脾,嘈杂及吐食,脉弦者。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从少至多,渐加服之,以得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