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饮子

茯苓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麦门冬(去心)各30克沉香(不见火)甘草(炙)槟榔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50毫升,生姜5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茯苓(去皮)1两,半夏(汤泡7次)1两,茯神(去木)1两,橘皮(去白)1两,麦门冬(去心)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槟榔半两。

功能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仲不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艾叶、参、苓、术、草、芎、归、陈皮香附、黄苓、杜仲大枣

功能主治清心。主妊娠3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别名茯苓汤、茯苓杏仁

处方茯苓4两,杏仁4两,橘皮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气忽发,满胸急者。

用法用量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八十)茯苓杏仁煎(《普济方》卷一九四)。

注意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

猜你喜欢

  • 麻黄人参芍药汤

    药方名称麻黄人参芍药汤别名麻黄桂枝汤(《兰室秘藏》卷中)。处方人参麦门冬各0.9克桂枝当归身各1.5克麻黄炙甘草白芍药黄耆各3克五味子2个功能主治治气阴两虚,外感寒邪,致患吐血、衄血。用法用量上药哎咀

  • 草节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草节丸药方名称草节丸处方无食子1枚,肉豆蔻(去壳)1枚,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钱,黄连(去须,炒)1钱,干姜(炮)1钱,诃黎勒(炮,去核)1钱。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心为丸,如

  • 加减羌活汤

    《会约》卷三:加减羌活汤药方名称加减羌活汤处方羌活1钱,防风1钱2分,苍术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甘草1钱,陈皮8分,北细辛2-3分,生姜1钱,葱白5寸。功能主治伤风寒,头痛、身痛、憎寒、壮热、脉浮

  • 川朴消丸

    药方名称川朴消丸处方川朴消2两(细研),川芒消1两(细研),马牙消半两(细研),川乌头1两(生,去皮脐,捣罗为末),椒目1两(微炒,捣罗为末),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莨菪子1两(水淘去浮者,水煮

  • 铛墨散

    药方名称铛墨散处方铛墨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鼻窒塞,气息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水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 济阴孕阳封汗煎

    药方名称济阴孕阳封汗煎处方当归3钱,熟地8钱,人参2钱(桂圆肉合人乳蒸,取汁入药),赤石脂3钱(盐水炒),代赭3钱(火煅,盐水淬,蜜合饴糖煎共1杯)。功能主治温病下后,证见额上汗出而喘,及头汗出而小便

  • 神应丸

    《内外伤辨》卷下:神应丸药方名称神应丸处方黄蜡60克巴豆杏仁百草霜干姜各15克丁香木香各6克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

  • 白术胡椒丸

    药方名称白术胡椒丸处方白术1两,胡椒1两,高良姜1两,半夏1两,干姜1两,茯苓半两,陈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痰助胃。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生姜、橘皮汤送下。摘录

  • 白僵蚕丹

    药方名称白僵蚕丹处方白僵蚕1两(炒),干全蝎21个,白附子半两,天麻半两,半夏半两(汤浸7次,以捣罗为细末),朱砂半两(水飞),金箔10片(研),腻粉1钱(研)。制法上同拌匀,用枣肉为丸,如黍米大。功

  • 苓姜饮

    药方名称苓姜饮处方土茯苓500克生姜120克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及玉茎烂完者。用法用量分数次煎服,不十日愈。其溃处以药汁调面糊敷之。摘录《仙拈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