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细辛五味子汤

细辛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细辛五味子汤

处方细辛(去苗)、半夏(洗七次),各一两;甘草(炙)、乌梅(去核),各一两半;五味子罂粟壳(去蒂.盖),各三两;桑白皮(炒)二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经不足,胃气怯弱,或冒风邪,或停寒有饮,咳嗽倚息,不得安卧,胸满迫塞,短气减食,干呕作热,嗽唾结痰,或吐涎沫,头目昏眩,身体疼重,语声不出,鼻塞清涕,头面脚膝,时带虚浮,痰咳不止,痛引胸胁,不问新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二盏半,生姜十片,煎至一盏,用纱帛滤去滓,温服。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观音普济丹

    药方名称观音普济丹别名乌金丸处方陈徽墨5钱(顶烟无麝者佳,先置烘箱烘软切开,再和后药研磨),百草霜5钱(微烘俟干透细罗),东天麻(透明者)4钱,广木香3钱(忌火)(上3味并忌泡水),飞面3钱(烘干罗净

  • 麻黄温痹汤

    药方名称麻黄温痹汤处方麻黄10g,羌活10g,独活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八里麻1g,桂枝10g,黄耆20g,川牛膝12g,木瓜12g,威灵仙12g,鸡血藤10g,细辛3g,制附块10g,

  • 至宝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宝丹药方名称至宝丹处方生乌犀屑(研)、朱砂(研.飞)、雄黄(研.飞)、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两。麝香(研)、龙脑(研),各一分。金箔(半入药.半为衣)、

  • 栀子升麻汤

    药方名称栀子升麻汤别名栀子升麻散(《世医得效方》卷一)。处方栀子10枚(切碎)升麻4.5克 生地黄25克(切碎用)柴胡(去芦)石膏各7.5克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清解肌热。治三月间至夏月发伤寒、温

  • 六陈汤

    药方名称六陈汤处方青皮、陈皮、干姜、甘草、乌梅、米壳。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便览》卷二

  • 净脓汤

    药方名称净脓汤处方甘草4两。功能主治肺痈。咳嗽吐脓血,腥臭不可闻。用法用量本方“吃鸭后顿服”,其鸭制法为:黄耆(蜜水炒)、防风、金银花、忍冬藤、金沸草、牛膝、桔梗各等分,用鸭一只缢死,破开,入前七味药

  • 麻黄杏仁饮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饮处方麻黄桔梗前胡黄芩陈皮半夏各3克杏仁细辛各2.4克防风2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馘鬼散

    药方名称馘鬼散处方黄连、胡桐泪、荆芥穗、薄荷、升麻、羊胫骨灰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胃热齿痛。用法用量擦牙。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二引李东垣方

  • 辟风汤

    药方名称辟风汤处方独活(洗去土,焙干)1两,防风(去芦头)1两,吴白芷1两,桂藁本(去土)1两,麻黄(去节,微炒)1两,白芍药(去皮)1两,天麻1两,川乌头(炮裂,去皮,捶碎炒黄)半两,藿香叶(去土)

  • 苦楝丸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七:苦楝丸药方名称苦楝丸处方川楝11个(锉碎,分三份,一份用巴豆10粒去皮同炒焦黑色,去巴豆;一份用斑猫7个同炒焦,去斑猫;一份用海金沙21克同炒,去海金沙)茴香(炒)破故纸(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