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应丸

神应丸

内外伤辨》卷下: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黄蜡60克巴豆杏仁百草霜干姜各15克丁香木香各6克

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等药末,研匀,搓作挺子,油纸裹了旋丸用。

功能主治治内伤生冷,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经验方》: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黄连60克(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吴茱萸(净)60克罂粟壳30克(去筋、木,十分净,炒黑色)木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胨仓米粉同好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泻肠鸣腹痛,赤白痢,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经验方

《医略六书》卷十九: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大黄90克(酒浸,九制)人参18克鳖甲60克(生醋炒)当归60克桃仁60克(去尖)生地120克黄芩30克甘草18克

制法捣为细末,韭汁糊丸,每丸9克,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干血痨。干血内结,瘀热不化,郁久成痨,男子则遗精,女子则不育,脉涩沉数。

用法用量经闭者,红花酒下2丸,骨蒸者,地骨皮,咳嗽者,桑白皮,并俱用童便煎净汁送下1丸。

备注方中大黄荡热启闭,酒制引入血分以通经;人参扶元补气,生用少佐诸药以助力;鳖甲桃仁散结破坚;甘草缓冲州之气;黄芩清内伏之热;当归养血活血,助生地以滋新血;丸以韭汁开血结,衣以朱砂宁心神,配合成方,共奏活血化瘀之功。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猜你喜欢

  • 独效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独效散药方名称独效散处方光明沥青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伤心脾,疼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1钱,先以冷米醋调成膏,复用热米醋调开服,不拘时候。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永乐大典

  • 碎骨丹

    药方名称碎骨丹处方骨碎补4.5千克白及片2千克陈皮4.5千克 茄皮4.5千克 虎胫骨4双冰片500克麝香250克三七4.5千克 地鳖虫2千克血竭2千克乳香4.5千克 川断2千克硼砂2千克没药4.5千克

  • 黄芩膏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黄芩膏药方名称黄芩膏处方黄芩。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用法用量3岁每服1丸,以浓盐汤送下。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

  • 羚羊散血饮

    药方名称羚羊散血饮处方羚羊角0.3g,酒黄芩12g,青黛0.3g,赤芍9g,牡丹皮9g,茜草9g,小蓟12g。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凉血活血。主云雾移睛,证属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发病急骤,见影色红,头痛目

  • 加减肾气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减肾气丸药方名称加减肾气丸处方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酒蒸)五味子泽泻鹿角(镑)山药(锉,炒)各30克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

  • 截疟雄神丸

    药方名称截疟雄神丸处方雄黄5钱,人参5钱,神曲5钱。制法上为末,5月5日午时用粽子尖7个和为丸,如赤豆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病未发时,面东服7丸,无根水送下。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四

  • 小麦汤

    药方名称小麦汤处方小麦15克(洗)人参12克 青竹茹7.5克茯苓9克厚朴12克(炙)甘草3克

  • 柴胡丸

    《圣济总录》卷一五○:柴胡丸药方名称柴胡丸处方柴胡(去苗)黄连(去须)知母(焙)赤芍药龙胆黄芩(去黑心)地骨皮麦门冬(去心,掐)茯神(去木)甘草(炙)各30克槟榔(锉)22克。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

  • 化瘀四物汤

    药方名称化瘀四物汤处方熟地4钱,当归2钱,白芍1钱半(酒炒),川芎1钱,香附2钱(醋炒),五灵脂2钱(炒黑)。功能主治产妇血虚气滞,瘀血留结,腹痛不止,恶露不能遽净焉。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

  • 鬾奶散

    药方名称鬾奶散处方豆蔻、母丁香、宣连、胡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饮母鬾奶黄瘦。用法用量3岁半钱,空心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四○○引《全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