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琥珀圆

琥珀圆

药方名称琥珀圆

处方琥珀(研)、辰砂(别研)、沉香阿胶(碎.炒)、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拣净)、川芎,各半两;牛膝(去苗.酒浸一宿)当归(去苗.炒)、肉苁蓉(切.酒浸一宿.焙)、人参续断没药(研),各三分;熟干地黄木香,各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或老、或少,产前、产后百病,及疗三十六种血冷,七疝八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八风、十二痹等,手足酸疼,乳中毒结瘀血,怀胎惊动,伤犯不安,死胎不出,并衣不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空心,暖酒调下,午、晚食前再服,能生精血,去恶血。

若人腹胁疼痛,绕脐如刀刺,及呕逆上气筑心,痰毒不思饮食,用姜汁少许和酒服;

诸痢及赤白带,血冷崩中下血,漏胎下血,用生姜与艾炒令赤色,入酒同煎数沸,去渣调服;

泄泻不止,陈米饮服;

涩尿诸淋,煎通草灯心汤服;

血运不知人,煎当归酒调服。

上热下冷,浓煎人参汤服,遍身虚肿水气,煎赤小豆汤服。

产内二毒伤寒,及中风角弓反张,身如板硬,煎麻黄汤服,使被盖出汗;

月经不通,或间杂五色,频并而下,断续不止,饮食无味,肌肤瘦劣,面赤唇焦,乍寒乍热,四肢烦疼,五心燥热,黑僢,遍身血斑,赤肿走注,及血风劳伤无力,用童子小便入姜汁少许调服;

常服以小便为妙,若恐恶心,和以半酒。

如怀胎人,於难月一日一服,至产下不觉疼痛。

或病人服至五服、十服,日倍饮食,是药功效矣。

其功不能具载,略述急用汤使於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二和散

    药方名称二和散别名二和汤处方藿香叶、香附子(去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调适阴阳,和养荣卫,和冷热,消食快气。主心胃气痞,饮食不进,疮疹,并伤寒冷热不和,阴阳痞气,气不升降。用法用量二和汤(《

  • 十味和解散

    药方名称十味和解散处方白术(二钱),桔梗(去苗)、人参(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枳壳(去穰.麸炒)、赤芍药、厚朴(姜制)、当归,各一钱。防风(去芦.七分)。功能主治治头疼发热,发散风邪。用法

  • 火珠浆

    药方名称火珠浆处方蛇卵草(取自然汁)。功能主治疠疮初生。用法用量冲酒,温服数碗,连服4-5次。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丁香饼子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丁香饼子药方名称丁香饼子处方半夏(汤泡)60克 白茯苓(去皮)30克丁香15克(不见火)白术30克(炒)川白姜30克(泡)甘草30克(炙)白扁豆(用姜汁浸,蒸熟,焙)30克橘红6

  • 败毒和中散

    《种痘新书》卷四:败毒和中散药方名称败毒和中散处方连翘、牛蒡1钱,黄连、枳壳6分,防风、荆芥、川芎、紫草4分,虫退3分,前胡8分,麦冬8分,玄参、黄芩。功能主治解毒。主痘症毒郁之甚,其火上炎,喉痛初起

  • 消炎解毒汤

    药方名称消炎解毒汤处方赤芍9克,黄芩9克,桑叶9克,车前子9克,菊花9克,丹皮9克,花粉9克,泽泻9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玄参12克,蒲公英15克,薄荷4.5克。功能主治泻肝清热。主肝经郁热。(

  • 洗心汤

    《丹台玉案》卷三:洗心汤药方名称洗心汤处方白术当归大黄赤芍荆芥甘草薄荷各4.5克功能主治治心经积热上攻,眼涩睛痛。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三《辨证录》卷四:洗心汤药方名称洗心汤处方人

  • 补中益气丸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丸处方炙黄芪200g党参60g 炙甘草100g白术(炒)60g当归60g升麻60g柴胡60g陈皮60g性状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炮制上八味

  • 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

    药方名称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处方白茯苓(去皮,净)500克 大红枣(煮,去皮、核,取肉)250克 胡桃肉(去壳,泡,去粗皮)180克 白蜂蜜3千克(置锅内熬滚,入前三味调匀,再用微火熬膏倾入瓷坛内,又加

  • 催脓散

    药方名称催脓散处方番木鳖(切碎)5钱,草乌(去芦)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后脓毒已成,势不能散者。用法用量水调,用鹅毛蘸搽之,中留一头,豆许大,以待出脓。频搽之,不过半日即破,用此催脓速愈。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