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桐皮浸酒

海桐皮浸酒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海桐皮浸酒

药方名称海桐皮浸酒

处方桐皮(锉)1两,五加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干蝎(炒)1两,杜仲(去粗皮,切)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薏苡仁(炒)1两,生干地黄(焙)3两。

制法上为粗末,生绢囊贮,以好酒1斗5升,浸于瓷瓶中密封,秋、夏3日,春、冬7日开取。

功能主治热毒风结成疽,肿痛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合,加至4-5合,食前温酒送下,不拘时候。甚者常令酒气相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圣惠》卷二十五:海桐皮浸酒

药方名称海桐皮浸酒

处方桐皮1两,五加皮1两,独活1两,防风(去芦头)1两,干蝎(生用)1两,杜仲(去皱皮,炙微黄)1两,酸枣仁(微炒)1两,桂心1两,侧子(炮裂,去皮脐)1两,薏苡仁1两,生干地黄3两。

制法上锉,如豆大,用生绢袋盛,以好酒2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秋、夏7日,春、冬14日开取。

功能主治风毒流入脚膝,疼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温饮1小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圣惠》卷二十五:海桐皮浸酒

药方名称海桐皮浸酒

处方桐皮1两,五加皮1两,独活1两,侧子(炮裂,去皮脐)1两,天麻1两,桂心1两,防风(去芦头)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杜仲(去皱皮,炙微黄)1两,牛膝5两(去苗),薏苡仁6两,生地黄半斤。

制法上锉细和匀,以生绢袋盛,用清酒1斗浸之,春、夏7日,秋、各14日。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日随性饮1盏。常令有酒气,不得大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圣惠》卷二十一:海桐皮浸酒

药方名称海桐皮浸酒

处方桐皮2两,五加皮2两,独活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石斛(去根)2两,桂心2两,防风(去芦头)2两,当归2两,杜仲(去粗皮,炙微黄)2两,仙灵脾2两,萆薢2两,牛膝(去苗)2两,薏苡仁2两,虎胫骨3两(涂酥炙令黄),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锉细,以生绢袋盛,用清酒3斗,春夏浸7日,秋冬浸14日。

功能主治风毒脚膝软弱,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时时暖饮1小盏。常令熏熏,不得大醉,重者不过2剂,若酒尽,旋旋添之,以药味尽即止。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 生津甘露汤

    药方名称生津甘露汤别名清凉饮子(《兰室秘藏》卷上)。处方升麻1.2克防风生甘草汉防己生地黄各1.5克当归身1.8克柴胡羌活炙甘草黄耆酒知母酒黄芩各3克 酒龙胆草石膏黄柏各4.5克红花少许桃仁5个杏仁1

  • 关节炎汤2号

    药方名称关节炎汤2号处方黄耆24g,党参15g,白术9g,制附片6g,白芍9g,桂枝9g,生地9g,熟地9g,细辛2g,独活9g,桑寄生30g,十大功劳叶12g,牛膝9g。功能主治补气益肾,散寒通络。

  • 虎骨胶丸

    药方名称虎骨胶丸别名虎骨膏丸处方虎骨2斤(锉碎,洗净,用嫩桑枝10两,金毛狗脊去毛10两,白菊花去蒂10两,秦艽2两,煎水熬虎骨成胶,收起如蜜样,如不足量,加蜜炼),大熟地4两,当归3两,牛膝2两,山

  • 救瘵汤

    药方名称救瘵汤处方熟地5钱,白芍2钱,山药2钱,沙参3钱,地骨皮5钱,麦冬2钱,北五味10粒,人参5分,白薇5分,白芥子1钱,鳖甲1钱,茯苓1钱。功能主治纵欲伤精,两胫酸痛,腰背拘急,行立足弱,夜卧遗

  • 通草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草散药方名称通草散处方通草(半两)木通(半两)泽泻(一分)竹茹(二钱少用.老人减半)来源崇宁二年,自太府出为发运,夏及秋患痢两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医

  • 大安营煎

    药方名称大安营煎处方当归1钱2分,白芍1钱2分,生地3钱,川芎8分,秦艽1钱,黄芩1钱,丹皮1钱5分,焦栀1钱,川断1钱5分,薄荷8分,甘草5分,茯苓1钱2分。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养血祛风。主妇人血热或

  • 艾茸敷法

    药方名称艾茸敷法别名艾叶回阳散处方硫黄5钱,雄黄5钱,艾茸1斤。功能主治阴疮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叶回阳散(《古方汇精》卷二)。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 加减正气散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卫生家宝》:加减正气散药方名称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叶、半夏(研细,用姜汁搜和,炙黄色)、厚朴(去皮,姜炙)、陈皮(去白)、甘草(炙)、白茯苓、草果子仁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

  • 保命丹

    《活幼口议》卷十四:保命丹药方名称保命丹处方白茯苓朱砂(令研)白附子(炮)牛黄天南星(炮)各30克全蝎(炒)15克天麻(炒)45克甘草(炙)30克硼砂30克 龙脑麝香各少许制法上为末,和匀,薄糊为丸,

  • 椒艾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椒艾丸药方名称椒艾丸处方蜀椒300粒 熟艾270克干姜90克赤石脂60克乌梅100枚制法上五味,将椒、姜、艾下筛,再将乌梅置于7.5千克米下蒸,令饭熟,去核,纳姜、椒末,合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