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散

《宜明论方》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

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白术15克泽泻30克 官桂15克(去皮)石膏60克寒水石60克滑石120克猪苓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清暑泄热,化气利水。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小儿吐泻惊风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汤调下,生姜汤尤良。小儿每服3克。

摘录《宜明论方》卷六

儒门事亲》卷十二: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处方官桂人参藿香各15克茯苓白术甘草葛根泽泻石膏寒水石各30克滑石60克木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益气和中。治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水泻不止,疟疾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调下,生姜汤亦可。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宣明论》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桂苓甘露饮

处方茯苓1两(去皮),甘草2两(炙),白术半两,泽泻1两,桂半两(去皮),石膏2两,寒水石2两,滑石4两,猪苓半两(1方不用猪苓)。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中暑,湿热内甚,头痛,口干烦渴,小便赤涩,大便急痛,霍乱吐下,腹满痛闷,及小儿吐泻、惊风。伤暑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桂苓白术散(原书同卷)、桂苓甘露饮(《伤寒直格》卷下)。

摘录《宣明论》卷六

猜你喜欢

  • 降真散

    《圣惠》卷六十五:降真散药方名称降真散处方降真香半两,芜荑半两(微炒),白蔹半两,白芷半两,白及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久患恶疮,常出脓水。用法用量先煎浆水放温,淋洗疮上,拭干,以散敷之。摘录《圣

  • 暖脐膏

    药方名称暖脐膏处方当归80g白芷80g乌药80g 小茴香80g 八角茴香80g木香40g香附80g乳香20g 母丁香20g没药20g肉桂20g沉香20g麝香3g炮制上十三味,乳香、母丁香、没药、肉桂、

  • 独活苍术汤

    药方名称独活苍术汤处方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功能主治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主少阴寒湿腰痛,不能转侧,头痛身疼,无汗拘紧,脉左尺细紧。用法用量水煎服。寒甚,加生姜、桂枝。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降气化痰汤

    药方名称降气化痰汤处方紫苏子(炒,捶碎)1钱半,前胡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橘红1钱,桑皮1钱,杏仁1钱,瓜蒌仁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喘因于痰者,喘则便有痰声。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观聚方

  • 石斛浸酒

    药方名称石斛浸酒处方石斛30克(去根)天麻30克 芎藭30克 仙灵脾30克五加皮30克牛膝30克(去苗)萆薢30克 桂心45克当归刃克 鼠粘子30克杜仲30克(去粗皮)附子45克(炮裂,去皮、脐)虎胫

  • 二十四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二十四味建中汤处方黄耆(蜜炙)2两,官桂2两,秦艽2两,肉豆蔻2两,煨柴胡2两,荆芥2两,白芷2两,川芎2两,鳖甲(醋炙)2两,桔梗2两,当归1两,莪术(炮)1两,麦门冬(去心)1两,白芍药1

  • 野菊煎剂

    药方名称野菊煎剂处方野菊花750克千里光500克侧柏叶500克 土荆芥250克食盐15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春夏季节,因食灰菜、苋菜、野艾、紫云英、野木耳、番瓜叶、麻芥菜、委陵莱(翻白草)等,

  • 调经种玉汤

    《万氏女科》卷二:调经种玉汤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处方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川芎各12克香附(炒)热地各18克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牡丹皮玄胡索陈皮各9克制法上药锉作四剂。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行气调经

  • 补虚宁血汤

    药方名称补虚宁血汤处方当归5钱,熟地1两,黄耆1两,甘草1钱,炒黑荆芥3钱。功能主治妇人一时血崩,双目黑暗,昏晕于地。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止崩,4剂全愈。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 克坚膏

    药方名称克坚膏处方木鳖子8钱,川山甲8钱,川乌8钱,甘遂8钱,甘草8钱,当归8钱。制法先用真香油1斤入锅内,将前药熬成灰,滤去滓,再慢火熬,滴水不散,方下黄丹8两,熬滴水成珠;再用芦荟、阿魏、硼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