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芩汤

柴芩汤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柴芩汤

药方名称柴芩汤

处方柴胡4.8克半夏(汤泡七次)2.1克黄芩人参甘草各1.8克白术猪苓茯苓各2.1克泽泻4克肉桂15克

功能主治解表和里,利水渗湿。主温病发热,泄泻,里虚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温服。

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寒多,加官桂;热多,加黄芩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保婴撮要》卷十八:柴芩汤

药方名称柴芩汤

别名柴苓汤、柴苓散、柴胡

处方柴胡1钱5分,黄芩1钱5分,猪苓1钱5分,泽泻1钱5分,茯苓1钱5分,白术1钱5分。

功能主治痘疹,小便不利。身热烦渴,泄泻。

用法用量柴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柴苓散(《治疹全书》卷上)、柴胡汤(《不知医必要》卷三)。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八

猜你喜欢

  • 参归羌活汤

    药方名称参归羌活汤处方党参(米炒,去芦)2钱,羌活1钱5分,独活1钱5分,当归1钱5分,川芎1钱,藿香1钱,炙草7分,紫苏1钱。功能主治虚弱,及老人伤寒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用法用量加红枣2

  • 金液汤

    《一草亭目科》:金液汤药方名称金液汤处方软前胡3克 白桔梗2.5克 直防风3克 川独活1克 京芍药3克 肥知母1.5克荆芥穗1.5克 苏薄荷1.8克蔓荆子2克(炒,研)北柴胡3克(炒)片姜黄1.5克(

  • 除热三黄丸

    药方名称除热三黄丸处方大黄2分,黄芩2分,黄连2分,当归2分,茯苓2分,桂心2分,干姜2分,芍药2分,栀子14枚(擘),柴胡3分。制法上捣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骨热,身多疮,瘰疬,痈肿。用法

  • 桂椒锭

    药方名称桂椒锭处方橘皮1两5钱,天门冬1两,桂皮5钱,干姜2钱,胡椒2钱,丁香1钱。制法上为细末,干柿100个(去核),同和捣为泥,作锭用之。功能主治补脾开胃,消滞温中,解酒毒。主痰喘嗽,胸腹冷痛。摘

  • 开光复明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开光复明丸药方名称开光复明丸处方栀子60克 川连120克黄芩黄柏大黄各60克泽泻元参红花胆草各30克赤芍归尾各36克菊花60克防风30克 生地36克石决明蒺藜各60克

  • 泻肾大黄汤

    药方名称泻肾大黄汤处方大黄60克(锉,蜜水75毫升浸一宿,焙)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皮)泽泻菖蒲甘草(锉)玄参五加皮(锉)羚羊角(镑)各30克磁石(火煅,醋淬三七遍)生干地黄(切,焙)各60克制法

  • 柴胡丸

    《圣济总录》卷一五○:柴胡丸药方名称柴胡丸处方柴胡(去苗)黄连(去须)知母(焙)赤芍药龙胆黄芩(去黑心)地骨皮麦门冬(去心,掐)茯神(去木)甘草(炙)各30克槟榔(锉)22克。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

  • 醒脾升陷汤

    药方名称醒脾升陷汤处方生箭耆12克白术12克桑寄生9克 川续断9克 萸肉(去净核)12克龙骨(煅,捣)12克牡蛎(煅、捣)1.2克 川萆薢6克甘草(蜜炙)6克功能主治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用法用量

  • 泰山盘石散

    药方名称泰山盘石散处方人参黄耆各3克白术炙甘草各1.5克当归3克川芎白芍药 熟地黄各2.4克续断3克糯米10克黄芩3克砂仁1.5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益肾安胎。治妇人气血两虚,素有堕胎之患者。用法用量上

  • 当归调中汤

    药方名称当归调中汤处方大黄5钱,当归1钱,甘草4钱,朴消6钱,芍药2钱。功能主治和中顺气。主脾胃不和,肠鸣腹痛,四肢无力,大便难,小便数,或大便便血,饮食无味,久而面黄肌瘦,渐潮热,发作有时。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