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墨散

柏墨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柏墨散

药方名称柏墨散

处方黄柏(炒)釜下墨 乱发(烧)各等分

制法先捣黄柏为末,入二味,合研令匀。

功能主治治小儿脐疮。

用法用量敷脐中。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阎氏小儿方论》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

方出《圣惠》卷八十二,名见《闫氏小儿方论》:柏墨散

药方名称柏墨散

处方黄柏末1分,釜下墨煤1分,乱发(烧灰)1分。

制法上药同研细。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汁出不止;小儿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袍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所乘,致令小儿四肢不和,脐肿多啼,不能乳哺。

用法用量少少敷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二,名见《闫氏小儿方论》

猜你喜欢

  • 茸附益肾丸

    药方名称茸附益肾丸处方鹿茸30克(炙)沉香7.5克天雄15克(炮)鹿角霜15克 家韭子15克(酒浸)青盐15克茴香15克(盐炒)桑螵蛸30克(炒)牡蛎粉15克白石脂30克鹿角胶30克(炒)制法上为细末

  • 附苓丸

    药方名称附苓丸处方附子(炮)半两,白茯苓3钱,泽泻3钱,滑石3钱。制法上为末,糊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溏泄,小便不利。用法用量3岁每服20丸,灯心汤送下。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 固肠煎

    药方名称固肠煎处方附米、牡蛎、黄耆、白蔹、赤芍、当归、川芎、人参、陈皮、甘草、桔梗、白术、矾石、五味子。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胃与大肠虚滑,遗粪不知。用法用量7日外,加茯苓、熟地。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 接骨九炼丹

    药方名称接骨九炼丹别名接骨丹处方粪窖内多年瓦片。制法上用长流水洗净,炭火煅通红,好米醋内渍9次,碗覆于地上去火毒,研末,1两,加五加皮末、男子发灰、麻皮灰各5钱,和匀。功能主治手足骨折。用法用量接骨丹

  • 快脾散

    《直指小儿》卷二:快脾散药方名称快脾散处方大南星1两(锉如棋子块,用生姜1两切,川厚朴1两锉碎,水3升同煮,令南星透,去姜、朴,只用南星,切,焙),白茯苓半两,木香2钱半,人参2钱半,天麻2钱半,全蝎

  • 救急稀涎散

    《政和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救急稀涎散药方名称救急稀涎散处方皂荚(如猪牙肥实不蛀者,削去黑皮)4挺白矾30克(通莹透明)制法上二味,各为细末,再研极细为散。功能主治开关催吐。治中风闭证,痰涎壅盛,痰

  • 聪耳益气汤

    《外科理例·附方》:聪耳益气汤药方名称聪耳益气汤处方黄耆3宛甘草(炙)1.5克人参1克当归0.6克(酒,焙干)橘皮0.6克升麻0.6克柴胡白术菖蒲防风荆芥各1克功能主治主肾虚耳聋,重听。用法用量上药哎

  • 柴胡清胆汤

    药方名称柴胡清胆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陈皮、甘草、竹茹。功能主治少阳外感,呕吐苦水。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上二黄丸

    药方名称上二黄丸处方黄芩60克黄连(去须,酒浸)30克升麻柴胡各9克甘草6克制法上药为极细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热食伤中,胸脘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用温开

  • 人参养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养胃汤药方名称人参养胃汤处方苍术、厚朴(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人参、茯苓、草果、藿香,各一钱。橘皮,一钱二分。炙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外感风邪,内伤生冷。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