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恒山汤

恒山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别名常山汤(《外台秘要》卷五)。

处方恒山9克乌梅3~7枚 香豉9克竹叶12克葱白l握

制法上药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截疟宣邪。治肾热发为疟疾。发时寒颤,先寒后热,腰脊酸痛,转动不利,头昏目眩,大便不爽。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煎至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首次应在疟发前半日许服下,至发时服完。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千金》卷十: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别名常山秫米汤、秫米汤、秫米常山甘草

处方恒山3两,秫米220粒,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肺热痰聚胸中,来去不定,转为疟,其状令人心寒,寒甚则发热,热则善惊,如有所见者。

用法用量常山秫米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六)、秫米汤(《普济方》卷一九八)、秫米常山甘草汤(《痎疟论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汤”。

注意忌生葱、生菜、海藻菘菜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五脏之疟皆在于经,总以恒山、蜀漆为破的之金鞞;热在于脾,令人腹痛肠鸣,又须甘草为引,以滋燥竭之土;热在于肺,令人痰聚胸中,来去不定,又须秫米为引,以护伤残之气。

摘录《千金》卷十

医心方》卷十四引《范汪方》: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处方恒山6分,甘草4分,知母3分,麻黄3分,大黄4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疟,痰实不消。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分3服,至发时令尽。

摘录医心方》卷十四引《范汪方》

方出《医心方》卷十四引《小品方》,名见《千金》卷五: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别名常山

处方小麦1升,淡竹叶1虎口,恒山3两。

功能主治断痎疟。主小儿温疟。

用法用量常山饮(《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恒山专涤内蕴之痰,为截疟之峻味;小麦竹叶专清胃中烦热也。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四引《小品方》,名见《千金》卷五

医心方》卷十四引《古今录验》: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处方恒山2两,甘草1两,大黄2分,桂心6铢。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疟疾十岁、二十岁。

用法用量以恒山酒渍1夜;诸药以酒3升,水2升,煮取7合,顿服。下、吐,愈。

摘录医心方》卷十四引《古今录验》

《千金》卷十: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处方恒山3两,乌梅3-7枚,香豉8合,竹叶(切)1升,葱白1握。

功能主治肾热发为疟,令人凄凄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身掉不定,手足寒。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汤”。

注意忌生葱、生菜等。

摘录《千金》卷十

《圣惠》卷十三: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处方恒山1分,甘草1分(生用),蜀漆半分,犀角屑半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伤寒结胸,烦满,喘息稍急,汤饮不下。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顿服。须臾当吐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三

《鸡峰》卷九:恒山汤

药方名称恒山汤

处方柴胡8两,恒山12两,芒消12两,大黄12两,黄芩6两,龙胆6两,茵陈6两,秦艽6两,栀子14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急黄,酒黄,心黄,劳黄,气喘欲发。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九

猜你喜欢

  • 蜜犀丸

    药方名称蜜犀丸处方槐角(炒)120克当归川乌玄参(炒)各60克麻黄茯苓(乳拌)防风薄荷甘草各30克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15克冰片1.5克(另研)制法先以前十味为末,后入冰片和匀,炼蜜为丸,樱桃

  • 活神丹

    药方名称活神丹处方羌活、玄参、当归、熟地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风病,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冬瓜赤豆粥

    药方名称冬瓜赤豆粥处方冬瓜500克 赤豆30克制法将冬瓜、赤豆加水适量煮汤。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止消渴。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尿少者。用法用量不加盐或少加盐。食瓜喝汤,每日2次。注意慢性肾炎脾

  • 蛇黄丹

    药方名称蛇黄丹处方蛇含4枚(子盏内煅红,以楮树汁200毫升淬干)天南星(炮)白附子辰砂(另研)麝香(另研)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开窍,熄风镇静。治五脏六腑诸风,癫痫,

  • 大阿魏丸

    《医学入门》卷七:大阿魏丸药方名称大阿魏丸处方南星半夏山楂神曲麦芽黄连各30克连翘阿魏瓜蒌仁 贝母各15克 风化消石碱萝卜子 胡黄连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积聚

  • 桂心庵(艹闾)子丸

    药方名称桂心庵(艹闾)子丸别名庵(艹闾)子丸处方桂(去粗皮)1两,芎藭1两,土瓜根1两,桑耳(微炒)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大黄(锉,炒)1两,庵(艹闾)子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1分,熟干

  • 清气丸

    药方名称清气丸处方青皮黄连黄芩甘草各15克石膏檀香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清胃泄热。治口臭。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开水送下。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 升阳燥湿汤

    药方名称升阳燥湿汤处方高良姜3克,干姜3克,郁李仁3克,甘草3克,陈皮1.5克,黄芪1.5克,白葵花0.9克,柴胡0.9克,升麻0.9克。功能主治补气升阳,燥湿散寒。主胞宫寒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参桂鹿茸丸

    《丸散膏丹集成》:参桂鹿茸丸药方名称参桂鹿茸丸处方别直参5两,炙黄耆10两,党参10两,毛鹿茸5两,炙甘草5两,续断5两,炒冬术10两,茯苓8两,肉桂5两,当归10两,熟地12两,炒远志10两,枸杞子

  • 三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三圣散药方名称三圣散处方没药(研、一分)、琥珀(研、一分)、干蝎(七枚、全者、炒)功能主治治中风舌强不语。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匕;用鹅梨汁半盏,皂角末一钱匕,浓煎汤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