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楝汤

川楝汤

万病回春》卷五: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去核)6克,酒炒小茴香6克,酒炒破故纸6克,青盐6克,煨三棱6克,酒蒸山萸肉6克,煨莪术6克,通草6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暖肝通络,软坚消肿。主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竹林女科》卷一: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炒)1钱,大茴1钱,小茴1钱,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蜜炙),乌药(炒)8分,槟榔8分,乳香(去油)8分,玄胡索8分,木香5分,麻黄6分。

功能主治经来有两条筋从阴吊至两乳,痛不可忍,身上发热。

用法用量生姜3片,葱1根,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回春》卷五: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去核)、小茴香(酒炒)、破故纸(酒炒)、青盐、三棱(煨)、山茱萸(酒蒸,去核)、莪术(煨)、通草橘核荔枝核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一切疝气。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收功,加马蔺花、苍术;如夏、秋之月,暑入膀胱,疝气作痛,加黄连香薷扁豆木通滑石车前子。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味四圣散

    《直指小儿》卷五:加味四圣散药方名称加味四圣散处方紫草茸、木通、南木香、黄耆(微炒)、川芎、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痘出不快,及变陷者。用法用量煎1钱,不拘时候服。大便秘,加枳壳少许;

  • 疬疮痰核噙药

    药方名称疬疮痰核噙药处方昆布(酒洗)2两,海藻(酒洗)2两,大黄(酒拌,蒸3次)2两,白僵蚕(姜汁拌炒)2两,真青黛(水飞)2两,胆南星2两,连翘2两,桔梗1两,柴胡1两,瓜蒌仁1两,川黄连(酒炒)1

  • 解肌升麻汤

    药方名称解肌升麻汤处方升麻1两,芍药1两,石膏1两,麻黄1两,甘草1两,杏仁30枚,贝齿2枚(一作贝母18铢)。功能主治时气3-4日不解。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尽服。温覆发汗便愈。

  • 附子四逆汤

    药方名称附子四逆汤处方炮附子半两,炮姜半两,白术1两,甘草3钱,桂7钱。功能主治伤寒寒结膀胱,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主脉沉,客脉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 芎朴丸

    药方名称芎朴丸处方芎藭厚朴(姜汁炙)各30克白术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形体消瘦,泄泻白水,腹部膨胀。用法用量每服1丸,三岁以下半丸,米汤送服。摘录《普济本事方》

  • 大保生丸

    《产乳备要》:大保生丸药方名称大保生丸处方人参半两,藁本半两,白茯苓半两,当归半两,赤石脂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白芷半两,延胡索半两,肉桂(去皮)半两,白芍药半两,白薇半两,川芎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

  • 除湿定痛散

    药方名称除湿定痛散处方黄柏(酒炒)5钱,威灵仙(酒炒)5钱,苍术3钱,羌活3钱,甘草3钱,陈皮1钱,白芍药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酒湿痰痛风。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沸汤入生姜汁1蛤壳调服。摘录《杏苑

  • 狗粪散

    药方名称狗粪散处方干狗粪(为细末,用白粪为妙,烧灰存性,以绝细为度)。功能主治手足冻裂。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数次。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 橘皮杏仁丸

    药方名称橘皮杏仁丸别名橘杏丸、润肠橘香丸处方橘皮4两,杏仁1两2钱(半熟者)。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便秘。用法用量橘杏丸(《魏氏家藏方》卷二)、润肠橘香丸(《御药院方》卷七)。摘

  • 沉香鹿茸丸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十便良方》:沉香鹿茸丸药方名称沉香鹿茸丸处方麝香1两,附子1两,沉香1两,茴香1两,巴戟1两,牛膝1两,当归1两,苁蓉1两,山茱萸1两,茯苓1两,龙骨1两。制法上为末,以酒煮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