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泻热汤

大黄泻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大黄泻热汤

药方名称大黄泻热汤

处方大黄9克(细切,用水100毫升别渍一宿)泽泻茯苓黄芩细辛芒消各6克甘草9克橘皮6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有实热,腹中热而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煮取350毫升,去滓,下大黄,更煎二沸,去滓;下芒消,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外台》卷六引《删繁方》:大黄泻热汤

药方名称大黄泻热汤

处方大黄3两(切,别渍),黄芩3两,泽泻3两,升麻3两,羚羊角4两,栀子仁4两,生地黄汁1升,玄参8两,芒消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开关格,通隔绝。主中焦实热闭塞,上下不通,隔绝关格,不吐不下,腹满膨膨,喘急。

用法用量以水7升,先煮7味,取2升3合,下大黄更煎数沸,绞去滓,下消,分3服。

注意芜荑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千金》卷十五:大黄泻热汤

药方名称大黄泻热汤

处方大黄3两(细切,水1升半,别渍1宿),泽泻2两,茯苓2两,黄芩2两,细辛2两,芒消2两,甘草3两,橘皮2两。

功能主治脾脉厥逆,大腹中热,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心脾急痛。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3合,去滓;下大黄,更煎两沸,去滓;下芒消,分3服。

摘录《千金》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六甲神丹

    药方名称六甲神丹处方雄黄9两(水磨为上,或研亦可。须选光莹者)。制法上药入在一砂盒子内,平实为度;入蜜6两,浸盖雄黄于其上,用防风6截子,长短满盒子,面用盖子合定。胶土6斤,青盐4两,水化和泥,入纸筋

  • 杜痔丸

    药方名称杜痔丸处方地骨皮3两,生地3两,黄芩1两半,丹皮1两半,槐花1两,焦苍术1两,焦黄柏5钱,甘草5钱。制法上为细末,白蜜为丸。功能主治外痔。用法用量每服5钱,早、晚白汤送下。摘录《外科全生集》卷

  • 肺瘤1号方

    药方名称肺瘤1号方处方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生苡仁5克,陈皮9克,白花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铁树叶30克。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化痰湿,佐以抗癌。主脾虚气弱。用法用量水

  • 劳淋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劳淋汤药方名称劳淋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芡实90克知母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 生杭芍9克功能主治治劳淋。因劳力、劳心或房劳过度,耗散真阴,阴亏热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

  • 白酒煎

    药方名称白酒煎处方绿矾4两,五倍子1两,百草霜1两,木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酒煎飞面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黄肿。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日2-3次。摘录《原病式》卷下

  • 透疹凉解汤

    药方名称透疹凉解汤处方桑叶甘菊薄荷连翘牛蒡子赤芍蝉衣 紫花地丁黄连藏红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痧。邪热炽盛,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

  • 皂独附姜汤

    药方名称皂独附姜汤处方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青蒿煎

    药方名称青蒿煎处方青蒿汁600毫升人参麦门冬(去心)各30克制法上药将后二味为末,用青蒿汁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潮热有时,五心烦热。用法用量食后服20丸。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 虎杖煎剂

    药方名称虎杖煎剂处方虎杖30克,茵陈30克,板蓝根30克,蒲公英30克,陈皮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湿热内蕴,熏蒸肝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黄文章方

  • 葱豆酒

    药方名称葱豆酒处方赤小豆3合(微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淋,血淋。用法用量捣连根葱白2根,热酒调服。摘录《仙拈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