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通圣白花蛇散

大通圣白花蛇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通圣白花蛇散

药方名称大通圣白花蛇散

处方桐皮(去粗皮)、杜仲(炒)、天麻(去苗)、干蝎(炒)、郁李仁、赤箭、当归(去芦头.酒浸)、厚朴生姜汁制)、蔓荆子(去白皮)、木香防风(去苗.一说去土)、白附子(炮)、肉桂(去粗皮)、羌活(去芦头.酒浸一宿)、虎骨(醋炙)、白芷山药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去枝.梗)、牛膝(去苗)、甘草(炙)、威灵仙(去土),各一两。

炮制上等分,为末。

功能主治大治诸风,无问新久,手足曳,腰脚缓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瘙痒,骨节烦疼,或痛无常处,游走不定。及风气上攻,面浮耳鸣,头痛目眩;下注腰脚,腰疼腿重,肿痒生疮,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至二钱,温酒调下,荆芥汤亦得,空心服之。

常服祛逐风气,通行荣卫,久病风人,尤宜常服,轻可中风,不过二十服,平复如故。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一:大通圣白花蛇散

药方名称大通圣白花蛇散

别名大通散

处方桐皮1两(去粗皮),杜仲1两(锉,炒),天麻1两(去苗),干蝎1两(炒),郁李仁1两,赤箭1两,当归1两(去芦头,酒浸),厚朴1两(生姜汁制),蔓荆子1两(去白皮),木香1两,防风1两(去苗),藁本1两(去土),白附子1两(炮),肉桂1两(去粗皮),羌活1两(去芦头),萆薢1两(酒浸1宿),虎骨1两(醋炙),白芷1两,山药1两,白花蛇1两(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1两(去枝梗),牛膝1两(去苗),甘草1两(炙),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祛逐风气,通行荣卫。主诸风,无问新久,手足亸曳,腰脚缓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喎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搔痒,骨节烦疼;或痛无常处,游走不定,及风气上攻,面浮耳鸣,头痛目眩;下注腰脚,腰疼腿重,肿痒生疮。风气冷热不调,四肢厥冷,心神烦惋。

用法用量大通散(《圣济总录》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花蛇散”。

摘录《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救阳丹

    药方名称救阳丹处方附子1两,乌头2两,干姜1两2钱,防风半两,桂半两,牡蛎半两,人参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补虚疗冷。主脾元虚冷。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煎至8分,空心并3服。摘录《鸡峰》卷十三

  • 金腺膏

    药方名称金腺膏处方黄丹2两(用银铫内炒紫色为度,倾在净地上令冷),朴消半两(研),白沙蜜4两(与炒了黄丹一处于银石器内熬熟一倾,放冷,用新绵子用两重滤去汁,其滓再熬成膏,用净瓶内盛)。功能主治风毒气赤

  • 催生神效散

    药方名称催生神效散别名千里马、如神散处方旧草马(即路上破草鞋)1只。功能主治催生。主用法用量千里马(《济阴纲目》卷十)、如神散(《女科指掌》卷四)。《济阴纲目》本方用法:童便和酒调下三钱。各家论述《沈

  • 黄连黄芩汤

    药方名称黄连黄芩汤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4.5克 香豆豉6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浊。治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备注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挟秽

  • 沉香乌药丸

    药方名称沉香乌药丸处方沉香、乌药(锉)、青橘皮(去白、焙)、白术(锉、炒)、白芷、白茯苓(去黑皮)、五味子、甘草(炙、锉)、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哕逆不止,不思饮食。用

  • 龙花蕊散

    《圣惠》卷三十四:龙花蕊散药方名称龙花蕊散处方龙花蕊2两(出安南者),川升麻1两,郁李根1两(切),生干地黄1两,地骨皮1两,白蒺藜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细辛半两,龙脑半钱(细

  • 封髓丹

    《御药院方》卷六:封髓丹药方名称封髓丹处方黄柏90克 缩砂仁45克甘草6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降火止遗。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夜梦遗精。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苁蓉

  • 疏肝解郁汤

    药方名称疏肝解郁汤处方香附9克青皮柴胡郁金各6克丹参12克川芎4.5克 红泽兰12克 延胡 金铃炭各6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治肝郁气滞,经行不畅,色淡红,量少,间有血块,胸胁胀满,有时嗳气,舌

  • 补骨丹

    药方名称补骨丹处方山踯躅90克何首乌90克(酒浸)黄丝瓜150克(烧灰)云母石60克(研细人药)自然铜60克(煅,醋淬,取泡为度)制法上药焙,碾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打扑伤损,腰痛。

  • 清凉丹

    药方名称清凉丹处方片脑(半两.另研)牛黄(三两.另研) 蝎稍(去毒.炒.一两半)石膏(一两半)白花蛇(酒浸取肉.一两) 犀牛角(一两)防风(去叉.一两)甘草(炙.一两)珍珠末(一两)朱砂(一两)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