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红丸

大红丸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大红丸

药方名称大红丸

处方何首乌(焙干)500克川乌710克(火煨坼)天南星500克(焙)芍药500克(焙)土当归300克(焙)骨碎补500克(姜制,焙)牛膝300克(酒浸,焙)细辛250克(去苗、叶,焙)赤小豆540克(焙)自然铜120克(煅存性)青桑炭2.5千克(煅,醋淬,少此一味亦可,其上俱要制、焙后方称)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损在下,空腹时服;伤重不拘时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医林绳墨大全》卷七:大红丸

药方名称大红丸

别名血竭

处方血竭1两,乳香1两,朱砂5钱(要箭头上好者),巴豆仁4钱(如枯者加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碾至自润成块,如卵色一样,以瓷罐或瓷盒盛之。临用时,看人大小虚实而用,小儿丸如麻子大,大人丸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血块、血蛊,大人小儿一切积痞。

用法用量均每用3粒,温开水送下。不用热水,热水即作痛。倘积重多年者,上午先食生、熟使君子各3个,下午再服本丸。晚间不可饮食。可置净桶,看其泻下大便,如红药未出,则为积尚未出,饮温酒1杯催之,其药与积自然一同下来。如泻不止,以温粥止之。

注意7日内忌食油、盐。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七

《理伤续断方》:大红丸

药方名称大红丸

处方赤敛1斤(即何首乌,焙干),川乌1斤7两(火煨坼),天南星1斤(焙),芍药1斤(焙),土当归10两(焙),骨碎补1斤(姜制,焙),牛膝10两(酒浸,焙),细辛8两(去苗叶,焙),赤小豆2升(焙),自然铜4两(煅存性),青桑炭5斤(煅,醋淬。欠此1味亦可。其上俱要制焙后,方秤斤两)。

制法上敛、星、芍、归、补、膝、辛7味,并用当土者,同余药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常服补损,坚筋固骨,滋血生力。主扑损伤折,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重不拘时服。或与小红丸互用亦可。

注意孕妇莫服。

摘录《理伤续断方》

猜你喜欢

  • 六神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神丹药方名称六神丹处方丁香、木香、肉豆蔻(去壳),各半两。上三味,用面裹同入慢灰火煨,令面熟为度,取出放冷。诃子(煨.去核)、使君子仁,各半两;芦荟(细研入药)一

  • 良姜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良姜散药方名称良姜散处方高良姜1斤(用好油熬热,旋下,渫令赤色,用麸皮揩去油,锉细),丁香3两,甘草3两(炙赤色,锉),人参(去芦头)2两半,胡椒1两,荜茇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

  • 灌脓起顶汤

    药方名称灌脓起顶汤处方人参7分,黄耆2钱,白芷1钱,甘枸杞1钱,淫羊藿5分,川芎5分,甘草5分,黄豆7粒。功能主治痘不起发。用法用量姜、枣引,煎服。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 鳖甲胶

    药方名称鳖甲胶处方鳖甲1600两,阿胶240两,冰糖80两,黄酒48两,香油24两。制法先将鳖甲浸泡7天,清水洗刷后取出,下锅煮之,和以上的原料浓缩成胶,装槽散热,凝固后再去槽,切成小块长方形,每斤干

  • 芎归首乌饮

    药方名称芎归首乌饮处方川芎9克当归30克 鲜首乌15克(打碎)青皮4.5克 草蔻仁3克(研)柴胡1.8克 炒枳壳4.5克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孕妇疟疾。用法用量上药加酒200毫升,河井水煎服。摘录《慈

  • 禹余粮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禹余粮丸药方名称禹余粮丸处方禹余粮乌贼骨吴茱萸桂心 蜀椒各75克当归白术细辛干地黄人参芍药 芎藭前胡各38克干姜90克 矾石8克白薇紫菀黄芩各23克蟅虫30克制法上十九味,研为细

  • 青黛膏

    药方名称青黛膏处方天麻15克 白附子9克 蝎梢15克麝香3克 花蛇肉(酒炙)天竺黄6克青黛6克朱砂9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中风,昏闷呵欠,手足微冷。用法用量薄荷汤下。摘录

  • 荆芥薄荷汤

    药方名称荆芥薄荷汤别名革一、四十九号坤象方处方白蒺藜(捣去刺,为末)、荆芥(炒黑)、赤芍、薄荷、青皮、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痧症气血阻塞。用法用量革一(《痧症全书》卷下),四十九号坤象方(《杂病源流犀烛

  • 止咳宝片

    药方名称止咳宝片处方紫菀、橘红、桔梗、枳壳、百部、五味子、陈皮、干姜、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氯化铵、前胡、薄荷素油性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咸。炮制以上十四味,除薄荷素油、氯化铵、罂

  • 换骨酒

    药方名称换骨酒处方白茯苓3两,晚蚕沙(炒)3两,虎胫骨(酒浸,炙黄)半两,甘草1两,槟榔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何首乌半两,防风半两,瓜蒌半两,牛蒡子根半两,牛膝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