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坎宫锭子

坎宫锭子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坎宫锭子

药方名称坎宫锭子

处方京墨30克 胡黄连6克熊胆9克麝香1.5克儿茶6克冰片2.1克牛黄0.9克

制法上七味药,为末,用猪胆汁为君,加生姜汁、大黄(水浸液)、酽醋各少许相和,制成药锭。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热毒疮疡,焮赤肿痛;并治痔疮。

用法用量用凉水磨浓,以笔蘸涂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金鉴》卷六十二:坎宫锭子

药方名称坎宫锭子

别名坎宫锭

处方京墨1两,胡黄连2钱,熊胆3钱,麝香5分,儿茶2钱,冰片7分,牛黄2分。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为君,加生姜汁、大黄水浸取汁、酽醋各少许,和药成锭。

功能主治热毒肿痛,焮赤诸疮,痔疮。

用法用量坎宫锭(《疡科捷径》卷下)。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橘皮半夏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橘皮半夏汤药方名称橘皮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煮)各七两。炮制上二件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

  • 单骑溃围散

    药方名称单骑溃围散处方皂角末。功能主治急喉痹。用法用量醋调,厚敷肿处。摘录《喉科种福》卷四

  • 二物茯苓粉散

    药方名称二物茯苓粉散处方茯苓4两,牡蛎4两。制法上药治下筛,以粉8两,合捣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二味茯苓粉散”。摘录《千金》卷五

  • 荡寒汤

    《石室秘录》卷六:荡寒汤药方名称荡寒汤处方白术3两,肉桂3钱,丁香1钱,吴茱萸1钱。功能主治伤寒直中少阴肾经,畏寒,腹痛作呕,手足厥逆,有手足俱青,甚则筋青囊缩。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阴消阳回。各家论

  • 姜附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附丸药方名称姜附丸处方香附子1斤(大者,去毛皮,泔浸3宿,春夏1宿,滤出水,净洗,入银石器内用井水煮,上有2寸分水方可,入大蒜20枚,去皮铺在上,慢火煮,候蒜烂,以竹箸搅,以蒜汁

  • 大料神秘左经汤

    药方名称大料神秘左经汤别名神秘左经汤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厚朴(姜制,炒)、茯苓、防己、枳壳(麸炒,去瓤)、桂心、羌活、防风(去叉)、柴胡、黄芩、小草(即远志苗)、白姜(炮)、半夏(汤洗去滑)

  • 神仙百解散

    药方名称神仙百解散别名神仙截伤寒四季加减百解散处方山茵陈、柴胡(去芦)、前胡(生姜制.炒)、人参、羌活、独活、甘草、苍术(米泔浸.炒)、干葛、白芍药、升麻、防风(去苗)、藿香(去梗)、白术、半夏(姜汁

  • 春风一醉散

    药方名称春风一醉散处方汉防己、草龙胆、当归(去芦头)、赤芍药各等分,木通减半(去粗皮)。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赤眼暴发,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临卧用温酒1大盏送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

  • 大健脾糕

    药方名称大健脾糕处方茯苓8两,白扁豆(炒去壳)8两,山药(炒)8两,莲子(去心)8两,芡实(去壳,净炒)8两,麦芽(炒)4两,砂仁4两,广皮2两,甘草(炙)4两,米5升(半糯米、半晚米,炒至老黄色,同

  • 海蛤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海蛤汤药方名称海蛤汤处方海蛤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木通1两,滑石1两,桑白皮1两,葵菜子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水气,肢体肿满,元气发动,遍身壮热,小便不通。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