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中健脾丸

和中健脾丸

医方集解》:和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和中健脾丸

处方健脾丸去人参山楂麦芽,加木香槟榔厚朴半夏甘草

制法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胃虚饥不欲食。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医方集解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和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和中健脾丸

处方茅山苍术(去须,以米泔水浸1宿,洗去泥,晒干,以盐水炒,净)2两,拣参1两(另研),白茯苓2两(入陈皮甘草汁内煮。用甘草切片7钱浸汁1碗,用陈皮1两4钱浸汁2碗),莲肉(以温水泡,去皮心)2两,真川黄连(去芦,以生姜自然汁制炒)2两,山药1两,白术2两5钱(陈壁土炒),茯神1两,山楂肉2两(酒浸,蒸熟),白芍药(酒浸1宿,炒)1两,当归身(酒洗,蒸熟)1两,陈皮(略去白,用2年陈者)1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5-6年陈仓米1合听用,荷叶9张(洗净,切碎),用水6碗,煎浓汁2大碗,将前陈仓米以水淘净,用荷叶汁浸至1宿,次早连汁磨成浆水,调匀,打成稠糊,将药入石臼内,细细加糊捣极匀,取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中午生姜汤送下,或早、晚清米汤或白滚汤送下。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猜你喜欢

  • 赤丸子

    《圣惠》卷四十九:赤丸子药方名称赤丸子处方巴豆半两(去皮,用冷水内浸一宿,取出,去心膜,于纸上阴干后,溲面作饼子,摊巴豆在内如作夹子,厚着面,勿令薄,于热油内煮,直候黄色,滤出,去面,取巴豆于乳钵内,

  • 加减济心丹

    药方名称加减济心丹处方人参5钱,炒枣仁5钱,熟地1两,玄参1两,麦冬1两,丹皮1两,莲子心3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心肾受劳火动,阳举不倒,胸中烦躁,口中作渴,两目红肿,饮之以水不解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桔梗杏仁煎

    药方名称桔梗杏仁煎处方桔梗杏仁甘草各3克阿胶银花麦冬百合夏枯草连翘各6克 贝母9克枳壳4.5克 红藤9克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痈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

  • 左归饮

    药方名称左归饮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阴衰阳盛。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

  • 断渴汤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断渴汤药方名称断渴汤处方乌梅肉60克麦门冬人参甘草茯苓干葛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消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鸡峰普济方》

  • 四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四味香连丸处方黄连(炒)300克大黄(酒煨)120克木香60克槟榔30克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不问赤白。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每日二服。如下痢色黑者,重

  • 苍乌暖心丹

    药方名称苍乌暖心丹处方白术1两,白芍2钱,茯苓5钱,苍术3钱,川乌1钱,肉桂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寒热同乘于心胃之间,两相攻战,势均力敌,胃疼。用法用量水煎服。下喉即止痛。摘录《辨证录》卷二

  • 九龙控心散

    药方名称九龙控心散处方蜈蚣1条(酥炙),硼砂1钱,铅白霜1钱,雄黄1钱,乳香1钱,蜡茶末1钱,天竺黄1钱,全蝎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研和匀,用瓷盒盛,放地上5日。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发热,涎盛喉内鸣

  • 蔓菁子汤

    药方名称蔓菁子汤处方蔓菁子1升,茯苓3两,蓼蓝子3两,人参3两,荠苨3两,甘草(炙)3两,黄芩3两,白术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口噤,气上欲绝。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蔓菁子取2升,去滓,纳余药煮,分服;

  • 二母安嗽片

    药方名称二母安嗽片处方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麦门冬6kg,玄参6kg,罂粟壳12kg,百合6kg,浙贝母3kg。制法将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渗漉法制成清膏;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