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煮散

厚朴煮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厚朴煮散

药方名称厚朴煮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高良姜1两,白术1两,干木瓜(锉)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煨,去壳)2枚,甘草(炙,锉)半两,干姜(炮)半两,草豆蔻(煨,去皮)3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肠滑泄利,腹多胀满。呕逆不思食,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厚朴煮散

药方名称厚朴煮散

别名调胃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1两,藿香叶1两,半夏(三味用生姜8两同为末,淹1宿,焙)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甘草(生)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哕逆恶心,气不下降。

用法用量调胃散(《宣明论》卷八)。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厚朴煮散

药方名称厚朴煮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白术1两,芎?1两,干姜(炮)1两,当归(切,焙)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半两,芍药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腹胀,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大枣2个(擘),煎取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猜你喜欢

  • 白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豆蔻散药方名称白豆蔻散处方枇杷叶(去毛.微炙)、白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川芎、甘草(炙),各一分;干木瓜、人参、黄蓍,各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脾

  • 加减神功丸

    药方名称加减神功丸处方诃黎勒4两,人参2两(去芦头),牵牛4两(微炒),大麻仁(别捣如膏)4两。制法上为细末,入麻仁捣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三焦气涩,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疼

  • 垢腻散

    药方名称垢腻散处方梳齿内垢腻不拘多少。功能主治蛊毒。用法用量食之。即吐恶物。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急救仙方》

  • 聤耳出脓水散

    药方名称聤耳出脓水散处方矾石、乌贼鱼骨、黄连、龙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聤耳脓水不断者。用法用量以枣核许绵裹塞耳中,日2次。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集验良方》

  • 十六味冬青丸

    药方名称十六味冬青丸处方冬青叶150g 石榴25g石膏75g肉桂50g豆蔻50g木香50g丁香50g甘草50g 白葡萄干125g沉香75g拳参75g荜茇50g 肉豆蔻50g红花50g广枣50g 方海5

  • 回阳软坚汤

    药方名称回阳软坚汤处方上肉桂3~9克白芥子9~15克炮姜6~12克 熟地15~30克 白僵蚕6~12克橘红9~15克三棱9~15克麻黄3~6克莪术9~15克 全丝瓜6~15克功能主治回阳软坚,温化痰湿

  • 加生化肾汤

    药方名称加生化肾汤处方熟地4两,生地2两,肉桂3分。功能主治阴亏之至,小便不通,目睛突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口不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团参汤

    药方名称团参汤处方新罗人参川当归各9克功能主治治小儿自汗盗汗;大惊卒恐。用法用量上药锉细,用雄猪心1个,切成3片。每服6克,用猪心1片,井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直指小儿方》卷四

  • 三肾丸

    药方名称三肾丸处方鹿肾驴肾狗肾各1具 生黄耆人参(去芦)当归熟地龟版(醋制)茯苓(去皮)枸杞各60克 生于术 生阿胶山萸肉(酒蒸)制附子淫羊藿(羊油炒)蒺藜(盐炒)故纸(盐炒)菟丝子 鱼螵(滑石烫)杜

  • 黄耆当归散

    《医宗金鉴》卷四十八:黄耆当归散药方名称黄耆当归散处方人参白术(土炒)黄耆当归白芍各9克甘草2.4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淋沥不禁。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八《圣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