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香苏饮

加味香苏饮

董建华方:加味香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香苏饮

处方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5克,香橼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

功能主治理气和血通降。主气滞食阻,胃失和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建华方

《玉案》卷二:加味香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香苏饮

处方川芎3钱,紫苏3钱,羌活3钱,防风3钱,苍术3钱,香附3钱,甘草3钱,荆芥3钱,白芷3钱,葛根1钱,前胡1钱。

功能主治伤风,风邪客于腠理,洒浙恶寒,喷嚏呵欠,头疼发热,类于伤寒,但见风寒即怕,亦不太甚者。

用法用量加葱头10枚,生姜3片,水煎服。以被覆取汗为度。

摘录《玉案》卷二

《内科摘录》卷一:加味香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香苏饮

处方苏叶1钱半,陈皮1钱2分,香附1钱2分,防风1钱,荆芥1钱,蔓荆子1钱,川芎7分,甘草7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时邪感冒,伤风伤寒,发热,头痛项强,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服。覆似汗。

摘录《内科摘录》卷一

猜你喜欢

  • 红炉散

    药方名称红炉散处方红东丹12g,煅炉甘石12g,血竭12g,象皮12g,松香12g,煅龙骨12g,氧化锌125g。制法上为细末,瓶贮。功能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疮口清洁后,以毛笔蘸药涂之。再贴清凉膏。

  • 大补阴阳汤

    药方名称大补阴阳汤处方黄耆3钱(蜜炙),白术1钱半,益智仁1钱半,山药(炒)1钱半,当归(去尾)2钱,熟地2钱,益母草2钱,牡蛎(煅,研粉)3钱,甘草(炙)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6分。功能

  • 葱薤汤

    药方名称葱薤汤处方葱白1握,薤白1握,荆芥穗1握,竹茹1握,豉(去皮)半升,生姜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49粒。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阴毒伤寒。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酒2盏,煎10

  • 家传凉惊丸

    药方名称家传凉惊丸处方黄连(净)、黄芩(去腐)、山栀仁、黄柏各等分,朱砂、雄黄(俱飞)减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雪水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退热解毒,镇惊安神。主小儿五脏热盛动风者。用法用量1

  • 远志流浸膏

    药方名称远志流浸膏来源为远志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的液体。炮制取远志中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

  • 椒葱散

    药方名称椒葱散处方胡葱1握(捣如泥),椒1合。功能主治蜈蚣咬伤。用法用量上以水煮椒汁洗之,后封胡葱泥于咬处。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

  • 粉姜散

    药方名称粉姜散处方粉、干姜。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中卒风不语。用法用量安少许在舌上,时时用之,立效。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 五退散

    药方名称五退散处方蝉蜕(洗)蛇蜕(醋煮)荆芥穿山甲(烧存性)川乌(炮,去皮)粉草各15克蚕蜕7.5克猪蹄蜕7.5克(微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消肿止痛。治脾受风热,倒睫卷毛,常流眼泪,

  • 加味连翘升麻汤

    药方名称加味连翘升麻汤处方连翘(去心,酒洗)、升麻(切,酒洗)、葛根(切)、桔梗(泔浸)、赤芍草梢、酒芩、酒栀子、木通(酒洗)、牛蒡(酒淘,炒,研)、白滑石(暑用)、麦冬(去心)。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痘

  • 柴芩清膈煎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芩清膈煎药方名称柴芩清膈煎处方川柴胡2.4克 生锦纹(酒浸)4.5克 生枳壳4,5克 焦山栀9克 青子芩4.5克 苏薄荷4.5克 苦桔梗3克 青连翘6克 生甘草1.8克 鲜淡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