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举轻古拜散

加味举轻古拜散

药方名称加味举轻古拜散

处方荆芥1两(炒黑),生地5两,黄芩1两,当归2两,白芍1两(炒),丹皮1两,茜草2两,枳壳6钱(炒黑),甘草6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鼻衄,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茅根汤送下。

各家论述风热伤于营分,致蕴热内迫,而血动于经,故衄血而身热不解,天癸不调焉。黑荆芥疏风理血,生地壮水凉血,黄芩清热止血,白芍敛阴和血,当归养血益营,丹皮平相火凉血,枳壳泻滞气以降下,茜草化滞血以止衄,生草泻火以缓其中,茅根以凉之,俾风热外解,则经气清和,而营血自固,鼻衄无不止,身热无不解,何天癸不渐调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清炎饮加减

    药方名称清炎饮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防风6克,防己6克,黄连6克,白芷10克,生草10克,羌活6克,鱼腥草12克,萆10克,红花10克,蔓荆子10克,生地12克,盐柏8克,知母8克,桑皮10克,丹皮1

  • 泻黄散

    药方名称泻黄散别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藿香叶21克 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制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功能主治泻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

  • 地仙煎

    药方名称地仙煎别名地仙膏处方山芋末1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升,生牛乳1升。制法上先研杏仁极细,入生牛乳绞取汁,次取山芋末相拌,入新瓷器,密封,安于釜中,重汤煮1日煎成。功能主治令人颜色悦泽,骨

  • 丹砂乌梅丸

    药方名称丹砂乌梅丸处方乌梅10分,恒山10分,知母6分,犀角6分,丹砂5分,龙胆6分,甘草6分,人参6分,苁蓉6分,桂6分,鳖甲8分,香豉1大合,桃仁49个,虎骨8分,升麻8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 清上饮

    药方名称清上饮处方柴胡黄芩赤芍厚朴枳实栀子郁金黄连半夏青皮大黄芒消甘草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胃脘及两胁刺痛,呕吐,胸痞,大便坚,脉数,或发热口干。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 白英丸

    药方名称白英丸处方白英5两,白蔹3两,紫草2两,芒消(研)2两,大黄(锉)2两,茵陈蒿1两,葶苈子(纸上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 清心莲子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心莲子饮药方名称清心莲子饮处方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兽(蜜炙)、人参,各七两半。炮制上散。功能主治治

  • 消食退热糖浆

    药方名称消食退热糖浆处方柴胡、黄芩、知母、青蒿、槟榔、厚朴、水牛角浓缩粉、牡丹皮、荆芥穗、大黄性状为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上十味,取牡丹皮、荆芥穗、厚朴,加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

  • 加味茵陈汤

    药方名称加味茵陈汤处方茵陈6克木通4.5克 赤苓9克泽泻4.5克 苡仁30克 茅术3克厚朴3克薄荷3克青皮3克车前6克 青荷梗33厘米功能主治治脾经受湿,胃经受热,郁蒸发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

  • 假苏散

    药方名称假苏散处方荆芥陈皮香附麦芽(炒)瞿麦木通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利气通淋。治气淋,关格,小便久闭。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心悟》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