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龙胆泻肝汤

加减龙胆泻肝汤

外科发挥》卷七:加减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加减龙胆泻肝汤

别名加味龙胆汤、龙胆泻肝汤

处方龙胆草(酒拌炒黄)1钱,泽泻1钱,车前子(炒)5分,木通5分,生地黄(酒拌)5分,当归尾(酒拌)5分,山栀(炒)5分,黄芩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肝经湿热,阴部生疮,阴囊肿痛,小便赤涩,便毒悬痈,妇人阴挺。

用法用量加味龙胆汤(《外科枢要》卷四)、龙胆泻肝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加味龙胆泻肝汤”。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泻肝而兼导赤,泻其子也;泻肝而用利水,肝主疏泄也,龙胆、山栀,假以降火;当归、生地,以滋肝阴;生甘草缓肝之急;炒黄芩助肝之气。

摘录外科发挥》卷七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加减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加减龙胆泻肝汤

处方龙胆草3钱,青连翘5钱,干生地5钱,车前子4钱,淡黄芩3钱,生栀子3钱,粉丹皮3钱,泽泻2钱,苦木通3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泄肝胆火,清利湿热。主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缠腰火丹),亚急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皮炎等。

用法用量若热盛,伴有高烧者,加生玳瑁2至4钱,或加羚羊、犀角1至2分,或用生石膏2至3两煎水煮药;皮肤潮红明显者,加大黄1至3钱;痒明显者,加白鲜皮1两;若内有湿滞、食滞者,加枳壳2钱。

各家论述方中胆草、黄芩泻肝胆火;连翘栀子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解毒;泽泻木通车前子、生甘草清热通利除湿。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加减龙胆泻肝汤

处方龙胆草2钱,黄芩1钱半,栀子1钱半,泽泻1钱,木通2钱,车前仁1钱半,当归1钱。

功能主治清肝泻热渗湿。主肝郁气滞兼有湿热,以致妊娠腹痛,头目昏眩,胁痛耳聋(或耳鸣),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少腹作痛有热感,小便短黄,阴道流浊带,并感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加减龙胆泻肝汤

处方胆草2钱,黄芩2钱,栀子2钱,白芍3钱,红泽兰5钱,丹皮3钱,鳖甲3钱,牛膝2钱,茅根5钱。

功能主治清肝泻热。主因肝热所致倒经。经期提前量少,甚或停闭不行,经前或经期常吐血,头晕耳鸣,时发潮热,心烦口燥,唇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有潮热,加青蒿3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猜你喜欢

  • 矾石涂敷方

    药方名称矾石涂敷方处方矾石(研)半两,石硫黄(研)半两,虾蟆1枚(5月5日自死者,烧作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月蚀疮。用法用量先以盐汤洗疮,涂敷,每日3-5次,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淡竹叶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淡竹叶汤药方名称淡竹叶汤处方淡竹叶麦门冬(去心,焙)小麦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甘草(炙,锉)人参各15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气阴两虚,心烦喘闷。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

  • 红椒丸

    《普济方》卷一六○:红椒丸药方名称红椒丸处方川椒1两,干姜1两,款冬花1两,紫菀1两,礜石半两,附子半两,细辛半两,皂角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咳,恶寒。用法用量每服20粒

  • 苍术羌活汤

    药方名称苍术羌活汤处方苍术(制)、黄芩、枳实、半夏、柴胡、川芎、羌活、陈皮各等分,甘草减半,生姜3片。功能主治瘴疠,腹满寒热。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解郁丹

    药方名称解郁丹处方尖香附不拘多少。功能主治一切气滞脚肿之症。用法用量晒,磨为末服之。摘录《青囊秘传》

  • 凉血五根汤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凉血五根汤药方名称凉血五根汤处方白茅根30~60克瓜蒌根15~30克茜草根9~15克紫草根9~15克板蓝根9~15克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化斑。治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

  • 吹喉朴消散

    药方名称吹喉朴消散别名朴消散处方朴消、消石、胆矾、白矾、芒消(五味皆枯干)、寒水石(烧)、白僵蚕(直者,炒)、甘草(炙,锉)、青黛(研)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散,和匀。功能主治口疮及喉闭。用法用量朴消散(

  • 灯心竹叶汤

    药方名称灯心竹叶汤处方竹叶30片,灯心30根。功能主治干呕;夏月手足心热,面赤饮冷,吐出浑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五

  • 隔毒丸

    药方名称隔毒丸处方郁李仁(去皮尖)1分,黑牵牛(炒)1分,大戟1分,甘遂1分,牛黄(研)1钱,乳香(研)1钱,麝香(研)半钱,龙脑(研)半钱。制法上为末,同再研匀,用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伤

  • 白梅饮

    药方名称白梅饮处方橡斗子不拘多少、白梅肉(以蜜拌和,填在橡斗子内,候满)。制法两个相和,铁线扎之,烈火煅存性,为末。功能主治肠风。用法用量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引《余居士选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