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五苓散

加减五苓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

功能主治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济阴纲目》卷九: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阿胶(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济阳纲目》卷五十七: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麦冬(去心)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七

《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别名五苓散

处方茯苓(去皮)、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茵陈各等分。

功能主治饮酒、伏暑,郁发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五苓散(《丹溪心法》卷三)。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加减五苓汤”。

摘录《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

《朱氏集验方》卷四: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7钱,白茯苓7钱,白术7钱,板桂7钱,泽泻1两,南木香3钱,丁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3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肿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煎白樟柳汤,空心温点服。

如要取水,加甘遂半钱在药内,利3-5次,又当以匀气药止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痘疹金镜录》卷一: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肉桂少许。

功能主治分理阴阳。主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同煎服。

吐泻并作,加藿香木香苍术;寒吐寒泻,则乳片不消,下利清白,腹痛,加煨干姜;腹痛,加煨芍药;热吐热泻,则吐利黄水,泻下如筒,加炒黄连黄芩;久泻,加诃子、肉果;久吐,加丁香;宿食不消,吐泻馊酸猩臭,加山查、神曲麦芽枳壳;伤食甚者,加槟榔草果;小便不利,加滑石;吐泻久而成虚渴,加人参麦门冬天花粉;脾胃受湿,倍加白术半夏;饮食不进,加益智大腹皮;虚胀,加卜子、大腹皮;胃口作痛,加草豆蔻沉香、山查;胸膈饱闷,加枳壳;饮食不易消,加枳实;小便自利,去猪苓;生痰,去桂,加橘红;夏月暑泻甚者,加黄连、白扁豆;小腹痛,加盐炒茱萸;胃气不足,加人参、炒黄米、煨芍药。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沉香檀香、生熟、地黄升麻、干葛、芍药、黄耆黄芩羚羊角犀角连翘甘草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恶疮项上有瘿,及漏疮。一切脓疱、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白水煎服;仍煎服何首乌散。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

《万氏女科》卷二: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肉桂1钱,车前子1钱,木通1钱,枳壳1钱,槟榔1钱,甘草1钱,滑石1钱,灯心19茎。

功能主治初产,生2日艰难者。

用法用量长流水顺取煎服,连进。以生为度。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辨证录》卷七: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泽泻3钱、薏仁3钱、豨莶草3钱、肉桂3钱。

功能主治肾疸,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阴疸,手足皆冷,颜色晦暗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医学探骊集》卷五: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茯苓3钱,黄柏3钱,盐泽泻3钱,车前子4钱(炒),瞿麦3钱,人中白5钱,甘草梢2钱,扁蓄3钱,木通3钱,猪苓4钱,桂心2钱。

功能主治淋证轻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猪苓茯苓甘淡利湿,瞿麦、扁蓄利水通淋;木通车前引热下行,黄柏清下焦之热,泽泻能降浊泻湿,桂心使气化能出,草梢止茎中之痛,人中白为清热之圣药,用以清膀胱之热,从其类也,能引诸药直入膀胱,将湿热扫荡而去,此方用此一味,则画龙而点睛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留白广皮3两(炒),苍术4两(炒黄),白术5两(炒黄),白茯苓6两(焙),甘草2两(炙),白扁豆6两(炒黄),泽泻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虚湿热作泻。

用法用量每用黑沙糖调,煨姜汤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猜你喜欢

  • 蛔虫散

    药方名称蛔虫散处方人吐出之蛔虫(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冷瘘。用法用量先以甘草汤洗瘘后,取末敷疮上,1日3-5次。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 归芍红花散

    药方名称归芍红花散处方当归大黄栀子仁黄芩红花(以上俱酒洗,微炒)赤芍药甘草白芷防风生地黄连翘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眼胞肿硬,内生疙瘩。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空腹时服。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托毒饮

    药方名称托毒饮处方当归尾金银花天花粉连翘各3克赤芍皂角刺僵蚕蝉蜕各1.8克芒消穿山甲各6克蜈蚣1条功能主治治痈疮初起。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服。摘录《丹台玉案》卷六

  • 升阳调经汤加减

    药方名称升阳调经汤加减处方升麻3克,连翘15克,龙胆草10克,桔梗16克,黄连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黄芩10克,粉葛20克,昆布15克,法夏15克,南星片16克,知母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

  • 快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快汤药方名称快汤处方甘草(炙)十八两,干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两,桔梗(炒)三斤。炮制上炒盐一百二十钱重,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酒食所伤,胸膈不快,

  • 夜明八味汤

    药方名称夜明八味汤处方熟地12克,丹皮9克,云苓12克,山药9克,泽泻6克,萸肉9克,肉桂3克,附子1.5克,夜明砂15克,苍术12克。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命门火衰,肾阳虚惫。(视网膜色素变性)用法用

  • 麻虫膏

    药方名称麻虫膏处方麻虫1条(捣烂)。制法用好江茶和作饼子,如钱眼大。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以羊角骨针挑疮头,按药在上。醋糊纸贴之,膏药亦可。其毒出为效。摘录《准绳·疡医》卷二

  • 芦荟散

    《圣济总录》卷十六:芦荟散药方名称芦荟散处方芦荟防风(去叉)各15克 白附子(炮)白术天麻白芷各30克 丹砂(研)龙脑(研)各4克制法上药八味,捣为细散。功能主治治头风头痛。用法用量每服0.5克,葱白

  • 固涩丸

    药方名称固涩丸处方白术1两,牡蛎(煅)1两,附子1两,干姜1两,肉落(面包煨)1两,赤石脂1两,诃子肉两半,石榴皮(醋炒)两半,枯矾3钱,五倍子4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滑泄,直肠泄,食入即

  • 保胎和气饮

    《济阴纲目》卷八:保胎和气饮药方名称保胎和气饮处方枳壳4钱,厚朴3钱,香附子3钱,砂仁2钱,苍术2钱,橘红2钱,苏叶1钱,甘草9分,小茴香1钱半。制法上锉,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前四五个月,身体困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