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郁汤

六郁汤

医学正传》卷二: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陈皮,(去白)3克半夏(汤泡七次)苍术(米泔浸)抚芎各3克 赤茯苓栀子(炒)各2.1克香附6克甘草(炙)1.5克砂仁(研细)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如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如湿郁,加白术,倍苍术;如热郁,加黄连,倍栀子;如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角;如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如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蘖面。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

古今医鉴》卷四: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香附(童便浸,炒)苍术(米泔浸,炒)神曲(炒)山栀仁(炒黑)连翘陈皮抚芎 贝母(去心)枳壳(炒)白茯苓苏梗各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服。

有痰,加南星,半夏;有热,加柴胡黄芩;血郁,加桃仁红花;湿郁,加白术羌活;气郁,加木香槟榔;食郁,加山楂砂仁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医学集成》卷一: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香附苍术川芎、炒栀、神曲半夏

功能主治气闭耳聋。

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医学正传》卷二引丹溪方: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汤泡7次)1钱,苍术(米泔浸)1钱,抚芎1钱,赤茯苓7分,栀子(炒)7分,香附2钱,甘草(炙)5分,砂仁(研细)5分。

功能主治解诸郁。主郁证。

用法用量上切细,作1服,加生姜3片,水2盏,煎至1盏,温服。

如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如湿郁,加白术,倍苍术;如热郁,加黄连,倍栀子;如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荚;如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如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蘖面。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丹溪方

猜你喜欢

  • 茯苓饼

    《经验方》:茯苓饼药方名称茯苓饼处方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制法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功能主治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

  • 白清胃散

    药方名称白清胃散处方生石膏4两,生硼砂1两,玄明粉1两,冰片2钱。制法上为细末,过罗。功能主治清热去火;清肿止痛。主胃火上升,牙齿疼痛,口舌糜烂,牙缝流血。用法用量蘸药少许,擦患处。摘录《北京市中药成

  • 白术茯苓丸

    《杨氏家藏方》卷六:白术茯苓丸药方名称白术茯苓丸处方白术6两,赤茯苓(去皮)2两,干姜(炮)2两,肉桂(去粗皮)2两,半夏(汤洗7次)2两,人参(去芦头)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肉豆蔻(面裹煨香

  • 救元补髓汤

    药方名称救元补髓汤别名救元补体汤处方熟地5钱,人参3钱,当归3钱,紫河车1钱,茯苓1钱,麦冬1钱5分,枣仁1钱5分(炒,研),熟附5分,鹿茸1钱,五味子7粒,桂元肉5枚。功能主治心主不明,头痛昏愦。用

  • 刘寄奴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刘寄奴汤药方名称刘寄奴汤处方刘寄奴75克赤芍药(锉,炒)60克 白茯苓(去黑皮)30克 芎藭当归(切,焙)各45克艾叶(炒)120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妇人经血不止。用

  • 火郁汤

    《兰室秘藏》卷下:火郁汤药方名称火郁汤处方升麻葛根柴胡白芍各30克防风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火郁于中,五心烦热。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入连须葱白3寸,煎至300毫升,去滓,

  • 茯苓升麻汤

    药方名称茯苓升麻汤处方茯苓赤白各15克升麻5克当归6克川芎3克 苎根10克功能主治治孕妇转脬,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急流水煎服,或调琥珀末6克服更佳。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蒲黄酒

    药方名称蒲黄酒处方蒲黄小豆 大豆各9克功能主治活血利水。治脾虚水停,遍身水肿或暴肿。用法用量上三味,以酒适量煎,分三次服。摘录《千金翼方》卷十九

  • 葵根散

    《圣惠》卷九十二:葵根散药方名称葵根散处方葵根1握(锉),壁鱼7枚(研)。功能主治小儿小便三两日不通,欲死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葵根汤”。摘录《圣惠》卷九十二《卫生总微》卷十八:葵根散

  • 加味养血凉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养血凉血汤处方全当归5钱,赤芍3钱,白芍3钱,干生地5钱,川芎钱半,黄柏5钱,鸡血藤4钱,丝瓜络3钱,橘络2钱,木瓜2钱,川牛膝3钱。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活血化斑。主血虚有热,热伤血络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