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皮散

五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藏经》卷下: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别名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姜皮白皮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

备注方中茯苓皮健脾利湿;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饮,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

摘录中藏经》卷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举动喘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防己枳壳汤

    药方名称防己枳壳汤处方防已1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桑根白皮1两(锉),当归(切,焙)1两,木香半两,紫苏茎1两(锉),槟榔(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肿满喘咳。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

  • 人参门冬汤

    药方名称人参门冬汤处方人参麦门冬小麦茯苓各3克竹茹1团白芍2.4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虚热烦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 扶命生火丹

    药方名称扶命生火丹处方人参6两,巴戟天1斤,山茱萸1斤,熟地2斤,附子2个,肉桂6两,黄耆2斤,鹿茸2个,龙骨(醋粹)1两,生枣仁3两,白术1斤,北五味4两,肉苁蓉8两,杜仲6两。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炼

  • 二陈加枳壳汤

    药方名称二陈加枳壳汤处方二陈汤加枳壳。功能主治小儿痘疮,胸腹胀满者。用法用量《准绳·幼科》:枳壳,半夏、茯苓、甘草、陈皮各等分,锉。每用三钱,姜二片,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 柏皮散

    《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引《广济方》:柏皮散药方名称柏皮散处方老柏白皮120克乌梅肉60克(熬)细辛地肤子各120克制法上四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雀目,至暮无所见者。用法用量每次2克,食后用清酒调服,一

  • 马齿菜汁

    药方名称马齿菜汁别名马齿菜汁粥处方马齿菜汁1合,蜜半合,粟米1合。功能主治小儿血痢不愈。用法用量马齿菜汁粥(《准绳·幼科》卷七)。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滋筋养血汤

    药方名称滋筋养血汤处方川当归3克 熟地黄4.5克白芍药4.5克川芎2.2克人参2.4克五味子9粒麦门冬(去心)3克黄柏3克知母1.5克牛膝(酒浸)3克杜仲(酒炒)3克苍术3克薏苡仁3克防风1.8克羌活

  • 滋肾百补丸

    药方名称滋肾百补丸处方当归120克(酒浸)知母60克(酒浸)沉香15克黄柏(酒炒褐色)山药菊花楮实各60克 青盐30克(炒)菟丝子120克(酒浸)杜仲60克(炒)熟地240克制法上药为末,酒糊或炼蜜为

  • 保胎散

    《平易方》卷三:保胎散药方名称保胎散处方熟地8钱,山药5钱,杜仲(盐水炒)3钱,白芍(酒炒)3钱,黄耆(酒炙)3钱,白术(土炒)2钱,补骨脂(酒炒)2钱,川断2钱。功能主治孕妇伤胎动气,下血,或常易小

  • 黑桑椹膏

    药方名称黑桑椹膏处方黑桑棋160两。制法将桑堪水煎3次,分次过滤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两膏汁兑炼蜜1两成膏,瓶装2两。功能主治滋补肝肾,聪耳明目。主肾虚肝旺,目暗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