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黄宝蜡丸

三黄宝蜡丸

医宗金鉴》卷七十五:三黄宝蜡丸

药方名称三黄宝蜡丸

处方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十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羊血拌入,晒干)120克天竺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红芽大戟刘寄奴血竭各90克 孩儿茶雄黄各90克朴消30克当归尾45克铅粉汞(即水银乳香麝香各9克琥珀6克

制法各研极细末,称准和一处,将水银铅粉在铁锅内火上热研成末,入前药内,共研匀;用炼净黄蜡750克,放瓷器内,坐滚水中化开,将药人内搅匀,待半冷,作小丸,贮瓷罐内。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血奔心;妇人产后恶露不尽,痰迷心窍,致成怪症;癫狗、蛇虫咬伤及恶癌肿毒。现临床有用于头部外伤,脑震荡昏迷。

用法用量病重者每服3克,病轻者每服1.5克,热黄酒调服;倘受伤至重,连服数次。服药后,饮酒出汗更妙。如外用治疮,以香油隔滚汤化开,敷之。甚效。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医宗金鉴》卷八十九:三黄宝蜡丸

药方名称三黄宝蜡丸

处方天竺黄90克雄黄60克刘寄奴红芽大戟(去骨)麒麟竭各90克 归尾45克朱砂儿茶各30克 净乳香(去油)9克琥珀轻粉水银(同轻粉研不见星)麝香各9克

制法上药各研为细末,如无真天竺黄,以真胆星90克代之,再用好黄蜡750克,炼净,滚汤坐定,将药投入,不住手搅匀,取出装瓷瓶内备用。

功能主治治一切跌打损伤及破伤风,或伤力成痨,女人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奔心,痰迷心窍,危在旦夕者。

用法用量损伤重者每用3克,轻者0.9克,用无灰酒进下。如被鸟枪打伤,铅子在内,危在顷刻,服3克,吃酒数杯,睡一时,汗出即愈。如外敷,将香油热化少许,鸡翎扫患处。

注意服药后忌凉水、生冷、烧酒三日,如不忌此酒,则药无功。

摘录医宗金鉴》卷八十九

猜你喜欢

  • 补泄理肾汤

    药方名称补泄理肾汤处方黄芪30-50克,巴戟肉15克,黄柏15克,黑大豆15-30克,大枣5-10枚,牡蛎30-50克,土茯苓20-30克,泽泻15-20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肾,行水泄浊。主肾阴阳两虚,

  • 利湿通经汤

    药方名称利湿通经汤处方威灵仙3克桑枝9克当归6克秦艽15克蚕沙9克豨莶草4.5克甘草节2.4克苦参3克苍术3克 苡仁9克 大胡麻3克五加皮4.5克 川牛膝4.5克 川续断4.5克功能主治治四肢麻木,指

  • 大黄煎丸

    《外台》卷十三引《崔氏方》:大黄煎丸药方名称大黄煎丸别名大黄丸处方大黄9两(锦纹新实者,若微朽即不堪用,削去苍皮乃称)。制法上为散,以上好米醋3升和之,置铜碗内,于大铛中浮汤上,炭火煮之,火不用猛,又

  • 复聪汤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复聪汤药方名称复聪汤别名复聪散(《仁术便览》卷一)。处方半夏(制)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萹蓄木通瞿麦黄柏(去粗皮,炒褐色)各3克功能主治治痰火上攻,耳聋耳鸣。用法

  • 凉肝八宝丹

    药方名称凉肝八宝丹处方生犀角(锉末)1两,羚羊角(为末)1两,真阿胶(酒化)1两,好京墨1两,大生地(酒浸)2两,全当归(酒浸)4两,大川芎(酒洗)2两,杭白芍(酒沙)2两,威灵仙1两半。制法先将阿胶

  • 结毒灵药

    《医宗金鉴》卷七十三:结毒灵药药方名称结毒灵药处方水银30克朱砂硫黄雄黄各9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入罐内,密闭封口,火炼(按红升丹炼法),次日取出灵药约45克左右。治寻常腐烂之证,用灵药15克,轻粉15

  • 顾耳汤

    药方名称顾耳汤处方柴胡2钱,白芍2两,金银花2两,熟地2两,当归1两,天花粉5钱,生甘草3钱。功能主治耳前初发恶疽。用法用量若十日之后此方救之亦可生,然脾胃一坏恐难救。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 调脉汤

    药方名称调脉汤处方葛根1两,防风(去芦)半两,前胡(去苗)3钱,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伤寒,阴气已盛,关前脉力小,关后脉力大,恶风,不自汗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

  • 百部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百部散药方名称百部散处方百部贝母(煨微黄)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锉)各30克石膏60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咳嗽发热。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竹叶2~7片

  • 连葛解醒汤

    药方名称连葛解醒汤处方黄连葛根滑石山栀神曲青皮木香功能主治治酒积,腹痛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加茵陈、泽泻、猪苓、肉桂,分利湿热尤妙。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证治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