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建膏

三建膏

药方名称三建膏

处方天雄附于川乌各1枚 桂心 官桂桂枝细辛干姜蜀椒各60克

制法上药切片,麻油1千克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煎熬去滓,滤净再熬,徐下黄丹,不住手搅,滴水不散为度。

功能主治治阴疽,歹肉不化。

用法用量阴疽以葱汤洗净,摊成加银粉少许,贴患处;腹痛少食泄泻,摊成加丁香末少许,贴脐中及中脘;阳衰精冷,摊成加阿芙蓉少许,贴脐中及丹田;冷哮喘嗽,摊成加麝香少许,贴肺俞及华盖、中膻;症瘕冷积,摊成加麝香阿魏少许,贴患处。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猜你喜欢

  • 八味还睛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八味还睛散药方名称八味还睛散处方白蒺藜(炒、去尖)防风粉草(炙)木贼山栀(炒、去壳)各15克 草决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蝉蜕0.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肝肺风热

  • 斑龙灵龟化痔丸

    药方名称斑龙灵龟化痔丸处方人参1两5钱,鹿角尖(炙脆)8两,龟版4两(炙),象牙屑2两,白术1两5钱,茯苓1两5钱,当归4两,川山甲(炙)5钱,生地4两,熟地4两,槐角(炒)6两,露蜂房(炙)8钱,侧

  • 破饮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破饮丸药方名称破饮丸处方旋复花240克白术530克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180克枳实(麸炒)60克 赤茯苓(去皮)210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寒饮

  • 加减姜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姜黄丸处方干姜(炮)、黄连(去须,炒)各等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各用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两处收贮。功能主治冷热赤白痢,泻血。用法用量白痢冷泻,每服干姜30丸,黄连15丸,同用温米

  • 葱白当归汤

    药方名称葱白当归汤处方葱白1虎口,当归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妊娠腹痛,或是冷痛,或是胎动。用法用量以水、酒共5升,煮取2升,分2次服,亦将小便服,相去一炊顷。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 二贤散

    《百一进方》卷五:二贤散药方名称二贤散处方橘红500克甘草盐各120克制法上药用水1.25升,慢火煮烂,晒干,为末。功能主治主痰饮。用法用量温开水调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 补天丸

    《摄生众妙方》卷十一:补天丸药方名称补天丸别名补元丸处方紫河车(男用女胎,女用男胎,俱以初胎为佳,若不可得,即壮盛妇人者亦可)3两,黄柏(酒炒)3两,龟版(炙)3两,杜仲(酥炙)2两,牛膝(酒浸)2两

  • 集成金粟丹

    药方名称集成金粟丹别名金粟丸处方九制牛胆南星2两,明天麻(姜汁炒)1两,明乳香(去油,净)1两,净全蝎(拣去尾足,以滚汤泡净,去其盐泥,晒干,炒)1两,节白附(姜汁炒)1两,梅冰片3分,代赭石(火煅红

  • 化腐生肌散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化腐生肌散药方名称化腐生肌散处方炉甘石(煅)18克乳香9克没药9克硼砂9克 明雄黄6克硇砂0.6克冰片0.9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瘰疬、疮疡已溃烂者。用法用量掺患处,一日三

  •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药方名称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