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肪

鸭肪

《中药大辞典》:鸭肪

药材名称鸭肪

拼音Yā Fánɡ

别名鹜肪(《别录》)

出处《别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脂肪油。取鸭脂肪,熬熟去渣,贮存罐内,放置阴凉处。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复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

②治蚯蚓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肪

药材名称鸭肪

拼音Yā Fánɡ

英文名Duck fat

别名鹜肪、鸭脂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脂肪,熬油,放凉。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在30℃左右呈淡黄色液体,随温度降低而渐变稠至凝固,呈淡黄色固体。质较细腻,有特殊的鸭油香气。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瘰散结;利水消肿。主瘰疬;水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②治蚯吲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 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各家论述《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血见愁老鹳草

    药材名称血见愁老鹳草拼音Xuè Jiàn Chóu Lǎo Guà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Henry Cranesbill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血

  • 瑞香狼毒

    药材名称瑞香狼毒拼音Ruì Xiānɡ Lánɡ Dú英文名RADIX STELLERAE CHAMAEJASMES别名热甲巴(藏名)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

  • 树萝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萝卜药材名称树萝卜拼音Shù Luó Bo别名葫芦暗消、陆次、猴子板凳、瘿袋花来源杜鹃花科爱楠属植物白花树萝卜Agapetes mannii Hemsl.[A

  • 滇车前

    药材名称滇车前别名蛤蟆叶来源车前科滇车前Plantago erosa Wall.,以种子、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

  • 蝴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蝴蝶树药材名称蝴蝶树拼音Hú Dié Shù别名毛荚蒾、苦酸汤、绣球来源忍冬科蝴蝶树Viburnum plicatum Thunb. f. tomen

  • 虾蟆脑

    《中药大辞典》:虾蟆脑药材名称虾蟆脑拼音Há Má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脑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别录》:"明目,

  • 中华里白

    药材名称中华里白拼音Zhōnɡ Huá Lǐ 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中华里白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chinensis(Ros.)Devol[Gleiche

  • 僵蚕

    药材名称僵蚕拼音Jiānɡ Cán英文名BOMBYX BATRYTICATUS别名白僵蚕、僵虫、天虫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

  • 鸭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舌草药材名称鸭舌草拼音Yā Shé Cǎo别名水玉簪、肥菜、合菜来源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 f.)Presl,

  • 甘蔗滓

    《中药大辞典》:甘蔗滓药材名称甘蔗滓拼音Gān Zhe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杆经榨去蔗浆后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秃疮,痈疽,疔肿。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复方①治小儿头疮白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