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鸡爪芋

鸡爪芋

药材名称鸡爪芋

拼音Jī Zhuǎ Yù

别名鞋板芋、南星头、南芋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疣柄磨芋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rphophallus virosus N.E.Browu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疣柄磨芋,块茎扁球形,直径约20cm,高约10cm。叶单一(稀2枚);叶柄长50-80cm,深绿色,具苍白色斑块;叶片3全裂,裂片二歧分裂或羽状分裂,小裂片长圆形、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骤尖,下延;侧脉近平行,近边缘连接成集合脉。花序柄粗短,圆柱形,长3-5cm,粗2-3cm。佛焰苞长约20cm以上,喉部宽25cm,卵形,外面绿色,饰以紫色条纹和绿白色斑块,内面具疣,深紫色,漏斗状;檐部广展,绿色,边缘波状。肉穗花序极臭;花单性,无花被;雌花序长5-7cm,圆柱形,紫褐色;雄花序倒圆锥形,黄绿色,长3-5cm,基部租2cm,上部粗4一5cm;附属器圆锥形,钝圆,青紫色,长7-12cm,海绵质;雄花花丝长5mm;子房球形,柱头2裂。果序柄亮褐色,圆柱形,具不明显的三棱,长25-37cm,粗2.5-3cm,表面具同色疣状突起;果序长16-20cm,圆柱形,粗达7cm。浆果椭圆形,长2.5-3cm,直径1.7-2cm,橘红色,有圆形黑色残存花柱,2室,每室种子1颗。种子长圆形,光滑,外种皮肉质,褐色,内种皮薄,白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m以下的热带地区,江边草坡、灌丛或荒地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解毒散结。主慢性迁延性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水提取物制成颗粒剂,每次1包(相当于生药75g),每日2次;或入丸剂。

临床应用益肝丸:鸡爪芋150g,甘草3g。将鸡爪芋、甘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为稠膏。按每克药丸含干膏0.5g计,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磨成细粉,过筛,水泛为丸,干燥,包衣,分装,每瓶重3g,即得。本品为黑色小丸;味甘。取本品加水慢慢研磨,滤过,滤液加活性炭,加热至微沸,保温5分钟,滤过,置蒸发血中,在水浴上蒸发至稠膏状,放冷,加50%乙醇,搅拌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天门冬氨酸溶于水中,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本酚-水(3:1)为展开剂,展开至18cm,取出,晾干,喷以荷三酮试液。于105℃加热5分钟,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溶液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功能益气养肝,健脾开胃,祛湿解毒。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口服,每次3g,每日2次。(《广东省药品标准》1987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大烟

    药材名称山大烟拼音Shān Dà Yān别名野大烟花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黑水罂粟的全草及未成热的果实。秋季采收全草,果实在未发黄时摘下,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4

  • 向日葵叶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叶药材名称向日葵叶拼音Xiànɡ Rì Kuí Yè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子&

  • 澜沧扁担杆

    药材名称澜沧扁担杆拼音Lán Cānɡ Biǎn Dɑn Gǎn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野火绳的根部真皮。夏秋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研末。原形态小灌木。

  • 四轮香

    药材名称四轮香拼音Sì Lún Xiānɡ别名野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四轮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nceola sinensis(Hemsl.)Kudo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

  • 山胡椒叶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叶药材名称山胡椒叶拼音Shān Hú Jiāo Yè别名见风消(《分类草药性》),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

  • 珍珠草

    《中药大辞典》:珍珠草药材名称珍珠草拼音Zhēn Zhū Cǎo别名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

  • 滇列当

    药材名称滇列当拼音Diān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滇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yunnanensis (G.Beck) Hand.-Mazz. [O.al

  • 玉蜀黍

    药材名称玉蜀黍拼音Yù Shǔ Shǔ英文名seed of Indian Corn, Seed of Maize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王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

  • 棕榈皮

    《中药大辞典》:棕榈皮药材名称棕榈皮拼音Zōnɡ Lǘ Pí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

  • 越南悬钩子

    药材名称越南悬钩子拼音Yuè Nán Xuán Gōu Zi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来源蔷薇科越南悬钩子Rubus cochinchinensis Tratt.,以根、叶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