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青榨槭

青榨槭

药材名称青榨槭

拼音Qīnɡ Zhà Qì

英文名David Maple

别名光陈子、飞故子、鸡脚手、五龙皮

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青榨槭的根、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和树皮,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青榨槭 落叶乔木,高10-15m。树皮暗褐色或灰褐色。常纵裂成蛇皮状;小枝细瘦,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无毛,有稀皮孔,老枝灰褐色。叶对生;叶柄细瘦,长2-8cm;叶片纸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1cm,宽4-9cm,先端渐尖或锐尖,常有尖尾,基部近心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钝圆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沿叶脉有褐色短柔毛,后渐无毛,羽状脉;中脉上面凹下,侧脉11-12对。花黄绿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成下垂总状花序,顶生于着叶嫩枝;雄花9-12朵,花身及花梗均较短;两性花15-30朵,花序长7-12cm,花梗长1-1.5cm;萼片5,椭圆形;花瓣5,倒卵形,与萼片等长;雄蕊8,无毛;花盘无毛,在雌蕊内侧;子房有红褐色短柔毛,花柱无毛。翅果嫩时淡绿色,老时黄褐色,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cm,脉纹显着,翅与小坚果共长2.5-3cm,翅宽在中部,宽约1.2cm,裂开成钝角或近水平。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疏林或山脚湿润外稀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根含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无色飞燕草素(leucodelphinid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

性味甘;苦;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食健脾。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跌打瘀痛;泄泻;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3-6g;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广西民间用花煎水洗治结膜炎,内服治小儿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鱼草

    药材名称金鱼草拼音Jīn Yú Cǎo英文名Common Snapdragon别名香彩雀、龙头菜、洋彩雀、龙口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金鱼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肉豆蔻衣

    《中药大辞典》:肉豆蔻衣药材名称肉豆蔻衣拼音Ròu Dòu Kòu Yī别名肉豆蔻花(李承祜《药用植物》),玉果花(《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肉豆蔻科植物肉

  • 熊脂

    《中药大辞典》:熊脂药材名称熊脂拼音Xiónɡ Zhī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出处《本经》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

  • 肾经草

    药材名称肾经草拼音Shèn Jīnɡ Cǎo别名玉峰花、睫毛兰、土天麻、银兰、鸡肾草、鸡儿草、双肾草、地夫子、野阳合、玉峰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毛葶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

  • 翻白柴

    《中药大辞典》:翻白柴药材名称翻白柴拼音Fān Bái Chái别名木帚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柳叶栒子(《经济植物手册》),把把柴(《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

  • 绿青

    《中药大辞典》:绿青药材名称绿青拼音Lǜ 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

  • 石防风

    《中药大辞典》:石防风药材名称石防风拼音Shí Fánɡ Fēnɡ别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 草乌头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药材名称草乌头拼音Cǎo Wū Tóu别名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

  • 一碗泡

    药材名称一碗泡拼音Yì Wǎn Pào别名川风来源远志科齿果草属植物齿果草Salomonia cantoniensis Lou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辛,平。

  • 腰子草

    药材名称腰子草拼音Yāo Zi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 Herminium别名双肾草、肾囊草、秤砣草、蛇尾草、蛇含草、鸡心贝母、人头七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