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防风草

防风草

药材名称防风草

拼音Fánɡ Fēnɡ Cǎo

别名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生草药性备要》),稀莶草、土防风(《岭南采药录》),四方茎、臭草(《广西中兽医药植》),臭苏头、鸭儿蔑(《陆川本草》),秽草(《南宁市药物志》),大篾草、大羊古骚(《广西中药志》),排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臭苏(《福建中草药》)。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防风草全草。夏、秋间割取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至二年生直立草本,分枝,高1~2米,被茸毛。茎4棱。单叶对生,阔卵形至卵形,长4~1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近圆形,两面均有茸毛,具细小腺点;叶柄长1.5~3厘米。花轮生,在下部为腋生,在上部可排到顶端而成长总状花序,密生或间断,直径2.5厘米;萼浅绿色,管状,长7~8毫米,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内外面均有短毛;花冠管状,长1.5厘米,粉红色,2唇,5裂齿,上唇直立,全缘,下唇阔,扩展,内面有短毛;雄蕊4枚,突出,花药连贴,其较长的一对为1室,较短的一对为2室,纵裂;雌蕊1,柱头2裂。小坚果4个,圆形,黑褐色,平滑。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旷野、村边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长1~1.5米。茎草质,四棱形,粗可达5毫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被毛,尤以棱角处为多;质硬,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的髓。叶多皱缩,边缘具锯齿,上面灰棕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毛,质脆,易破碎。有时可见密被毛茸的花序,花多脱落,仅留灰绿色的花萼,往往包有1~4枚小坚果。气微,味淡微苦。以叶多、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还原糖、鞣质。

性味辛苦,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性温。"

②《陆川本草》:"苦辛,微温。"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温,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痔疾。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壮筋骨,消风散热,去毒疮,除筋骨疼痛,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祛风湿,壮筋骨,乌须,明目,洗痔疮,洗疳,去肿。"

②《陆川本草》:"驱风发表,行气疏滞。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四肢麻痹,蜂、蝎虫伤。"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散热,解毒止痛。治疮疡,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3~5钱;浸酒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百节筋骨疼痛:豨莶草十蒸九晒,和蜜为丸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高血压病:鲜防风草、鲜海州常山根五钱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中风口眼歪斜:鲜防风草一至二两,红糖五钱,水煎服;另用叶和蓖麻子仁共捣烂,贴麻痹侧。

④治痈肿:鲜防风草二两,捣烂绞汁调黄酒炖服,渣外敷;或用鲜防风草、两,鲜马鞭草三钱,水煎调酒服。

⑤治湿疹:鲜防风草,水煎,调食盐或醋洗患处。

⑥治毒蛇咬伤:鲜防风草一两,鲜豨莶草一两,水炖服:渣调食盐、米饭各少许捣烂外敷。(②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建兰叶

    药材名称建兰叶拼音Jiàn Lán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性味《泉州本草》:"味辛,平,无毒。"归经《

  • 风藤草根

    《中药大辞典》:风藤草根药材名称风藤草根拼音Fēnɡ Ténɡ Cǎo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毛铁线莲的根。原形态黄毛铁线莲又名:风藤草(《滇南本草》),金毛铁线莲。攀援藤

  • 黄疸树

    《中药大辞典》:黄疸树药材名称黄疸树拼音Huánɡ Dɑn Shù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

  • 水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晶兰药材名称水晶兰拼音Shuǐ Jīnɡ Lán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浙江]来源鹿蹄草科水晶兰属植物水晶兰Monotropa uniflora L.,以全草入药。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

  • 香鼬

    药材名称香鼬拼音Xiānɡ Yòu英文名Wease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香鼬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altaica pallas.采收和储藏:冬季捕

  • 滇白芷

    药材名称滇白芷拼音Diān Bái Zhǐ别名白芷、香白芷、水白芷、山白芷、野当归、云南牛防风出处滇白芷始载于《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芳草类中载有白芷,所述乃滇南种类,云:"白芷,《本经》中品,

  • 苦地胆根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药材名称苦地胆根拼音Kǔ Dì Dǎ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

  • 牛蹄

    《中药大辞典》:牛蹄药材名称牛蹄拼音Niú Tí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性味《纲目》:"牛头蹄,凉。"功能主治①《别录》:"牛悬蹄,疗

  • 枸骨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根药材名称枸骨根拼音Gǒu Gǔ Gēn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