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狮藤

金狮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狮藤

药材名称金狮藤

别名香里藤、香里陈、青香藤金腰带[福建]

来源马兜铃马兜铃属植物柔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 Dunn,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微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镇痛。用于中暑腹痛,胃痛,腹痛下痢,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高血压病,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金狮藤

药材名称金狮藤

拼音Jīn Shī Ténɡ

别名香藤、藤薯、痧药草、南木香、熏鼓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兜铃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A.mollisDu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叶马兜铃草质藤本。根茎棕色,细长圆柱形。嫩枝密被倒生长柔毛,老枝无毛,明显具纵槽纹,叶互生;叶柄长1.5-6cm,密生长柔毛;叶片卵形、卵状心形、卵状披针形或戟状耳形,长5-18cm,中部宽2-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耳形,上面嫩时疏生白色短柔毛。花单生,稀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2-7cm,常向下弯垂;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下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管中部急剧弯曲,下部长圆柱形,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狭而稍短,花被管外密被白色长柔毛;檐部盘状,边缘3浅裂,裂片平展,近等大,黄绿色,基部具紫色短线条,喉部黄色;花药成对贴生于含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密被长柔毛;合蕊柱先端3裂,稀有时再二裂,具疣状突起。蒴果长圆状或卵形,长3-7cm,种子倒卵形,背面平凸状。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根茎细长圆柱形,直径1-3mm,表面淡黄棕色,有纵向沟纹,节间长3-5cm。质柔韧。味辛凉。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淡棕色,有时可见多细胞毛茸残基。皮层有厚壁细胞,解离后细胞长190-240μm,直径30-55μm,壁厚5-10μm,有纹孔。中柱鞘部位有3-7列木化纤维排列成环,维管束外韧型,环列,导管多单个散在,直径21-60μm,周围有木纤维围绕。中央有髓。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根茎和根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马兜铃总酸性成分含量为0.44%。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清热解毒;降压。主气滞脘胀;胃痛;腹痛;风湿关节痛;暑湿下痢;痈疽疖肿;毒蛇咬伤;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每次0.3-0.5g,每日3次。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体虚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蹄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蹄药材名称羊蹄拼音Yánɡ Tí别名土大黄、牛舌头、羊舌头、野菠菜、羊蹄叶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 或羊蹄R. japoni

  • 野茉莉

    药材名称野茉莉别名木香柴、野白果树、山白果来源安息香科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以花、虫瘿内白粉、叶、果入药。生境分部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西至云南、

  • 豆角柴

    《中药大辞典》:豆角柴药材名称豆角柴拼音Dòu Jiǎo Chái出处《贵州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绢毛。3出复叶;

  • 火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油草药材名称火油草别名走马风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以叶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

  • 月桂叶

    药材名称月桂叶拼音Yuè Gu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urus nobilis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9-12m,树皮黑褐色。

  • 稻芽

    药材名称稻芽拼音Dào Yá英文名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别名谷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

  • 河乌

    药材名称河乌拼音Hé Wū英文名Dipper, Ouze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河乌科动物河乌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clus cinclus (Linnaeus)采收

  • 斑茅

    《中药大辞典》:斑茅药材名称斑茅拼音Bān Má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

  • 鸡骨草

    《中国药典》:鸡骨草药材名称鸡骨草拼音Jī Gǔ Cǎo英文名HERBA ABRI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

  • 鹰不泊薳

    药材名称鹰不泊薳拼音Yīnɡ Bù Bó Yuǎ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勒欓的嫩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鹰不泊"条。化学成分叶含橙皮甙。功能主治①《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