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
药材名称血余炭
拼音Xuè Yú Tàn
英文名CRINIS CARBONISATUS
来源本品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乌黑光亮,有多数细孔。体轻,质脆。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药材名称血余炭
拼音Xuè Yú Tàn
英文名CRINIS CARBONISATUS
来源本品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乌黑光亮,有多数细孔。体轻,质脆。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药材名称船盔乌头拼音Chuán Kuī Wū Tó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
药材名称麻栎拼音Má Lì别名青刚、橡椀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以果实及树皮、叶入药。秋季采果实,晒干;夏季采鲜叶入药。性味树皮、
药材名称华南皂荚拼音Huá Nán Zào Jiá英文名South China Honeylocust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华南皂荚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
《中药大辞典》: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枝莲药材名称半枝莲拼音Bàn Zhī Lián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来源本品为唇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药材名称光亮密网蕨拼音Guānɡ Liànɡ Mì Wǎnɡ Jué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猪毛蕨、青竹标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Phymatodes lucida (R
药材名称丽江独活拼音Lì Jiānɡ Dú Huó别名岩白芷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丽江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likiangense Wolff.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
药材名称狭叶露珠草拼音Xiá Yè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狭叶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angusti-folia (H
《中药大辞典》:冬瓜药材名称冬瓜拼音Dōnɡ Guā别名白瓜、水芝((本经)),蔬秬(《广志》),白冬瓜(《别录》),地芝(《神仙本草》),濮瓜(孟诜),蔬苽(《群芳谱》),东瓜(《羸涯胜览》),枕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