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蟹壳

蟹壳

《中药大辞典》:蟹壳

药材名称蟹壳

拼音Xiè Ké

出处《千金·食治》

来源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甲壳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蟹"条。

化学成分大约3/4为碳酸钙,余1/4中约有一半为甲壳质,余一半主要为蛋白质。甲壳质系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所成的多糖,不溶于稀的酸、碱,如与酸共煮则水解而生乙酸与D-葡萄糖胺。甲壳质为蟹、虾等壳的特殊成分,但亦含于某些昆虫的壳、菌丝、孢子中。

性味《千金·食治》:"味酸,寒,有毒。"

功能主治破瘀消积。治瘀血积滞,胁痛、腹痛,乳痈,冻疮。

①《纲目》:"烧存性,蜜调,涂冻疮及蜂虿伤;酒服,治妇人儿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积。"

②《本草崇原》:"攻毒,散风,消积,行瘀。"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外用:烧灰调敷。

复方①治蓄血发黄,胸胁结痛而不浮肿者:蟹壳煅存性,黑糖调,无灰酒下三钱,不过数服效。(《本经逢原》)

②治血崩甚而腹痛:毛蟹壳烧存性,米饮下。(《证治要诀》)

③治妇人乳痈硬肿:蟹壳灰一服即散。(《本经逢原》)

④治蜂虿伤:蟹壳烧存性,研末,蜜调敷。(《证治要诀》)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蟹壳

药材名称蟹壳

拼音Xiè Ké

英文名Crab shell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药材基源: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甲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 Edwards2.Erocheir japonicus de Haan

采收和储藏:加工或食用螃蟹时取壳,剔净残余的蟹肉、蟹爪及杂质,洗净,干燥。

原形态1.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呈圆文武有,后半部宽于前半。一般长约55mm,宽61mm左右,个别可宽80-90mm。背面隆起,额及肝区凹陷,胃区前面具6个对称的颗粒状突起,胃区与心区分界显着,前者周围有凹点。额宽,分4齿,眼窝上缘近中部处突出,略呈三角形、眼1对,具短柄,能活动。前侧缘具4锐齿,末齿最小而引入一隆线,斜行于鳃区外侧,沿后侧缘内方亦具一隆线。雄体螯足粗壮,比雌体的为大,掌与指节基部内外面密生绒毛,腕节内末端具1锐刺,长节背缘末端附近及步足的长节同样均具1锐刺。步足以最后3对较为扁平,腕七与前节的背缘各具刚毛,第4步足前节与指节基部的背缘与腹缘皆密具铡毛。雌体腹部近圆形,雄体略呈三角形,末端狭尖。背面青褐绿色,腹面色淡或灰白色。

2.日本绒螯蟹,形态、大小与中华绒蟹颇为近似,额分4齿,居中的两齿较钝圆,两侧的较尖锐,额后部的突起不若前种那样锋锐。前侧缘另亦4齿,但末齿甚小,几乎仅留痕迹。螯足掌节有厚密的绒毛,并扩展至腕节末端及两指的基部,而指内缘的齿较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1.秋季常回游到近海繁殖,雌蟹所抱的卵,至惊翌年3-5月间孵化,经多次变态,发育成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成长。

2.生活于河流中,以河口半咸底层较多。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各地均有他布。

2.他布于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

化学成分大约3/4为碳酸钙,余 1/4中约有一半为甲壳质(Chitin),余一半主要为蛋白质。甲壳质系由 N-乙酸氨基葡萄糖(N-Acetyl glucosamine)所成的多糖,不溶于稀的酸、碱,如与酸共煮则水解而生乙酸与 D-葡萄糖胺。甲壳质为蟹、虾等壳的特殊成分,但亦含于某些昆虫的壳、菌丝、孢子中。

炮制《串雅内偏》:“砂锅内焙焦,研细末。”现行,取原药材,用时捣碎。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散淤止血;解毒消肿。主蓄血发黄;血瘀崩漏;痈疮肿毒;走马牙疳;毒虫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5-10g。外用:适量,研末擦牙或调敷。

复方①治蓄血发黄,脑胁结痛而不浮肿者:蟹壳煅存性,黑糖调,无灰酒下三钱,不过数服效。(《本经逢原》)②治血崩甚而腹痛:毛蟹壳烧存性,米饮下。(《证治要诀》)③治妇人乳痈硬肿:蟹壳灰一服即散。(《本经逢原》)④治蜂蚕伤:蟹壳烧存性,研末,蜜调敷。(《证治要诀》)

各家论述1.《纲目》:烧存性,蜜调,涂冻疮及蜂蚕伤;酒服,治妇人儿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积。

2.《本草崇原》:攻毒,散风,消积,行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苔垢菜

    药材名称苔垢菜拼音Tái Gòu Cài别名紫菜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胶须藻科植物苔垢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thrix crustacea Thuret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 安徽小檗

    药材名称安徽小檗来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树枝、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杀虫。主治黄疸,目疾,热痢下血,淋浊

  • 穿耳菝葜

    药材名称穿耳菝葜别名大托叶菝葜、翅柄菝葜、九牛力、川太来源百合科穿耳菝葜Smilax perfoliata Lou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强筋壮骨。治风湿

  • 野木耳菜

    药材名称野木耳菜拼音Yě Mù ěr Cài别名假茼蒿、冬风菜、飞机菜、满天飞、安南草、金黄花草、皇爷膏、假苦荠、观皮芥、解放草、飞花菜、土三七出处野木耳菜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菜类,谓:"野木耳

  • 鹿茸草

    《中药大辞典》:鹿茸草药材名称鹿茸草拼音Lù Rónɡ Cǎo别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

  • 水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龙骨药材名称水龙骨拼音Shuǐ Lónɡ Gǔ别名石蚕、石豇豆、青石莲、青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

  • 珠芽半枝

    药材名称珠芽半枝拼音Zhū Yá Bàn Zhī别名马屎花、珠芽佛甲草、小箭草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珠芽景天Sedum bulbiferum Makino,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晒干或

  • 云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阴地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叶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云南假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yunnanensis(Chi

  • 大发汗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发汗药材名称大发汗拼音Dà Fā Hàn别名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来源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滇桂崖豆藤Millettia bonatiana Pamp.,以根和藤入药。夏、秋采挖,洗

  • 酸模叶

    《中药大辞典》:酸模叶药材名称酸模叶拼音Suān Mó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模"条。化学成分叶含牡荆素、金丝桃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