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藏菖蒲

藏菖蒲

药材名称藏菖蒲

英文名BHIZOMA ACORI CALAMI

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

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根。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棕褐色。皮层宽广,薄壁细胞作圈链状排列,有大型的细胞间隙,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外韧型;内皮层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薄壁组织中散有棕色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20分钟,放冷,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藏菖蒲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炮制除去杂质,切成片,晒干。

性味苦、辛,温、燥、锐。

功能主治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用法用量3~6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多穗石柯根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根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Gēn别名甜茶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Re-h

  • 长瓣金莲花

    药材名称长瓣金莲花拼音Chánɡ Bàn Jīn Liá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长瓣金莲花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ollius macropetalus Fr.Schmidt采收和储

  • 荭草花

    《中药大辞典》:荭草花药材名称荭草花拼音Hónɡ Cǎo Huā别名水荭花(《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性状干燥花序,花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开

  • 水葫芦七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七药材名称水葫芦七拼音Shuǐ Hú Lu Qī别名登云鞋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水葫芦七的根。夏、秋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体有短毛。块根

  • 远志

    《中国药典》:远志药材名称远志拼音Yuǎn Zhì英文名RADIX POLYGALAE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来源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

  • 灵寿茨

    《中药大辞典》:灵寿茨药材名称灵寿茨拼音Línɡ Shòu Cí别名降龙木(《陕西中草药》),黑果木、龙须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泡

  • 小鱼眼草

    药材名称小鱼眼草拼音Xiǎo Yú Yǎn Cǎo别名小鱼眼草、菊叶鱼眼草来源菊科鱼眼草属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

  • 川木通

    《中国药典》:川木通药材名称川木通拼音Ch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别名淮通、淮木通、小木通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 甘草节

    《中药大辞典》:甘草节药材名称甘草节拼音Gān Cǎo Jié别名粉草节(《外科精要》)。出处《本草原始》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功能主治治痈疽疮毒,咽

  • 青羊角

    药材名称青羊角拼音Qīnɡ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角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镇静,退热,明目,止血。主治小儿惊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