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蓬莱葛

蓬莱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蓬莱葛

药材名称蓬莱葛

别名多花蓬莱葛

来源马钱科蓬莱葛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以根、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华中、西南。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关节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鲜根3~4两,鲜五加皮、鲜丹参、鲜土茯苓、勾儿茶根各2~3两,水煎,冲黄酒适量,早晚睡前各服1次。外用种子捣碎,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蓬莱葛

药材名称蓬莱葛

拼音Pénɡ Lái Gě

别名络石藤、大叶石塔藤、九里火、放光藤、青香藤、黄河江、落地烘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钱科植物蓬莱葛的根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种子,果实成熟时收取,鲜用。

原形态常绿攀援藤本,长达8m。枝圆柱状,无毛。叶对生;叶柄长1-1.5cm,腹部具槽;叶柄间托叶线明显;叶腋内有钻状腺体;叶片椭圆形,长5-13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表面绿色有光泽,全缘。花黄色,三歧聚伞花序腋生;花通常5-6朵;总花梗基部有三角形苞片;花梗基部苞片小;花萼小,裂片半圆形,有睫毛;花直径约1.2cm;花瓣披针状椭圆形,长约5mm;雄蕊5,花药离生,近无柄,长约2.5mm;子房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2浅裂。浆果圆形,直径约7mm,熟时红色。种子2颗,黑色。花期3-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100m的密林下或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株含吲哚类生物碱0.086%,其中主要成分是蓬莱葛属碱(gardneramine),还含多花蓬莱葛胺(gardfloramine),18-去甲氧基蓬莱葛属胺(18-desmethoxygardneramine),18-去甲氧基多花蓬莱葛胺(18-desmethoxygardnoramine),多花蓬莱葛碱(chitcoenine),多花蓬莱葛亭碱(gardmultine),蓬莱葛属胺N-氧化物(gardneramine N-oxide),去甲氧基多花蓬莱葛亭碱(demethoxygardmultine)等。

性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血。主风湿痹痛;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15-30g,鲜品60-90g。外用:种子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蒌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蒌药材名称毛蒌别名石南藤、石蒌、爬岩香、小毛蒟、绒毛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毛蒟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以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

  • 打破碗花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打破碗花花药材名称打破碗花花拼音Dǎ Pò Wǎn Huā Huā别名野棉花、湖北秋牡丹、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来源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

  • 向阳花

    《中药大辞典》:向阳花药材名称向阳花拼音Xiànɡ Yánɡ Huā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辣子草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辣子草"条。性味性平,味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

  • 太白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菊药材名称太白菊拼音Tài Bái Jú别名紫菀千花、肺经草、柔软紫菀来源菊科太白菊Aster flaccidu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垂丝卫矛果

    药材名称垂丝卫矛果拼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xyphy

  • 大叶狼豆柴叶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叶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性味性凉,味甘苦。功能主治解

  • 铁浆

    《中药大辞典》:铁浆药材名称铁浆拼音Tiě Jiānɡ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生铁浸于水中生锈后所成的一种溶液。制法《本草拾遗》:"铁浆,取诸铁于器中,以水浸之云。"性味甘涩,平。

  • 枸骨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子药材名称枸骨子拼音Gǒu Gǔ Zi别名功劳子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微温。

  • 龙脷叶

    药材名称龙脷叶拼音Lóng Lì Yè别名龙舌叶、龙味叶、牛耳叶来源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a Miq.的叶。全年可采,或夏秋采集,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