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蓝花茶

蓝花茶

药材名称蓝花茶

拼音Lán Huā Chá

别名饿死鬼、吃不饱草、蓝花菜、山狼毒白沙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蒙古莸的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mongholica Bgune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蒙古莸 ,落叶小灌木,高30-150cm。常自基部分枝,枝圆柱形,嫩时紫褐色,有毛,老时毛渐脱落。单叶对生;叶柄短,长约3mm;叶片厚纸质,线状披针形至线状长圆形,长0.8-4cm,宽2-7mm,全缘,稀具疏齿,表面深绿色,稍被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聚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长约3mm,深5裂,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约1.5mm,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花冠蓝紫色,长约1cm,外面被短毛,5裂,下唇中裂片较长大,边缘流苏状,花冠管长约5mm,管内喉部有细长柔毛;雄蕊4,近等长,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长圆形,无毛。蒴果椭圆状球形,无毛,果瓣具翅。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干旱坡地、沙丘、荒野及干旱碱质土壤。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4mm,表面紫褐色,有细纵纹及灰绿色叶痕。叶多脱落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4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淡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短绒毛;叶柄长约3mm,可见腋生聚伞花序,花皱缩成团,暗紫色。叶、花揉搓后有香气,味稍苦。

化学成分蓝花茶含有次内酰亚胺-7-葡萄糖甙(hypo-lactin-7-glucoside), 38种萜烯碳氢化合物(terpene hydrocar-bons)。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理气消食;利水消肿。主饮食不消;脘腹胀满;浮肿;小便不利;风湿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尾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参药材名称凤尾参拼音Fènɡ Wěi Shēn别名追风箭、公鸡花根、互叶凤尾参、凤尾马先蒿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江南马先蒿Pedicularis henryi Max

  • 蚌兰叶

    《中药大辞典》:蚌兰叶药材名称蚌兰叶拼音Bànɡ Lán Yè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原

  • 槐白皮

    《中药大辞典》:槐白皮药材名称槐白皮拼音Huái Bái Pí别名槐皮(《肘后方》)。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性味①《药性论》:"味

  • 白花灰毛槐树

    药材名称白花灰毛槐树拼音Bái Huā Huī Máo Huái Shù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白花灰毛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50~

  • 柄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

  • 甘青青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青青兰药材名称甘青青兰拼音Gān Qīnɡ Qīnɡ Lán别名在羊古、唐古特青兰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

  • 珍珠莲根

    药材名称珍珠莲根拼音Zhēn Zhū Li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桑科植物珍珠莲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彭子"条。功能主治治乳痈,慢性关节痛风。复方①

  • 榅桲皮

    药材名称榅桲皮拼音Wēn Bó Pí别名榅桲木皮(《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榅桲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榅桲"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q

  • 鲫鱼子

    《中药大辞典》:鲫鱼子药材名称鲫鱼子拼音Jì Yú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调中,补肝气。"②《本草从新》:&q

  • 宽羽线蕨

    药材名称宽羽线蕨拼音Kuān Yǔ Xiàn Jué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