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茖葱

茖葱

《中药大辞典》:茖葱

药材名称茖葱

拼音Luò Cōnɡ

别名格葱(《千金·食治》),山葱(《唐本草》),隔葱、鹿耳葱(《救荒本草》)。

出处《唐本草》

来源百合科植物茖葱鳞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长椭圆形,鳞茎皮成丝网状。叶具长柄,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全缘,质软而平滑,稍带粉白色;平行脉。花茎长30~60厘米:花小,绿白色乃至淡紫色,簇生于茎顶,成伞形花序排列;花被6;雄蕊6;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柱头小。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林荫、草甸。分布于东北、华北、湖北、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主含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亦即其香气的来源;还含皂甙与糖:1-科斯糖,新科斯糖。

性味《千金·食治》:"辛,微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千金·食治》:"除瘴气恶毒。其子主泄精。"

②《唐木草》:"主诸恶鼓、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捣薄贴。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茖葱

药材名称茖葱

拼音Luò Cōnɡ

英文名Bulb of Longroot Onion

别名格葱、山葱、隔葱、鹿耳葱、角葱、天蒜、岩蒜

出处出自《唐本草》《纲目》:格葱,野葱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葱,生水泽者名水葱。开白花,结子如小葱头,世俗不察胡葱即蒜葱,误指此为胡葱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茖葱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victoriali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

原形态茖葱,多年生草本。鳞茎柱状圆锥形,单生或数枚聚生,鳞茎黑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具长柄;叶片2-3枚,长卵形或长椭圆形乃至宽椭圆形,长8-20cm,宽3-10cm,先端短法或钝,向叶柄渐狭,全缘,质软而平滑,稍带粉白色;叶脉平行。花茎长30-60cm;花小,绿白色乃至淡紫色,簇生于茎顶,成伞形花序排列;花被片6,雄蕊6,花丝比花被片长1.5倍;子房上位,具短柄,3室,每室有1胚珠。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花、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林荫、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和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鳞茎含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methhyl allyl disulfide),二稀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disulfide)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methylallyltrisulfide),皂甙(saponin),1-蔗果三糖(1-kestose),新蔗果三糖(neolestose)。

全草含3,4-二氢-3-乙烯基-1,2-二硫杂苯(3,4-dihydro-3-vinyl-1,2-dithiin),2-乙烯基4-4H-1,3-二硫杂苯(2-vinyl-4H-1,3-dithiin)。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衄血;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除瘴气恶毒。其子主泄精。

2.《唐本草》:主诸恶蛓、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捣薄贴。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秋葡萄茎

    药材名称秋葡萄茎拼音Qiū Pú Tɑo Jīnɡ别名扁担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茎或茎中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romanetii Roma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割取茎

  • 柽柳花

    药材名称柽柳花拼音Chēnɡ Liǔ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花。功能主治治中风,又清热毒,发麻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洋芋

    药材名称洋芋拼音Yánɡ Yù别名阳芋、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洋番薯(《中国蔬菜栽培学》),土豆(《辞海)1963版),山洋芋(《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茄科

  • 庵闾

    药材名称庵闾拼音ān Lǘ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

  • 野芋实

    《中药大辞典》:野芋实药材名称野芋实拼音Yě Yù Shí别名痕芋头花仁(《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果实。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星色草

    药材名称星色草拼音Xī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白头翁[广东]来源石竹科白鼓钉属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的全草。春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淡,凉。

  • 香毛草

    药材名称香毛草拼音Xiānɡ Máo Cǎo别名香草仔、小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败酱科植物小缬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leriana tangutica Batal.采收和储藏:7-9月采

  • 滇五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五味药材名称滇五味别名五味子[云南]、过山龙来源木兰科滇五味Schisandra rubriflora (Franch.)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树地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地瓜药材名称树地瓜拼音Shù Dì Guā别名山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鸡眼睛来源桑科无花果属植物撕裂榕Ficus laceraatifolia Levl.

  • 枳椇根

    《中药大辞典》:枳椇根药材名称枳椇根拼音Zhǐ Jǔ Gēn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根,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重庆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