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茉莉花露

茉莉花露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露

药材名称茉莉花露

拼音Mò Lì Huā Lù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花之蒸馏液

性味《纲目拾遗》:"味淡。"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

②《中国药植图鉴》:"健脾理气。"

注意《纲目拾遗》:"止可点茶,不宜久服,令人脑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茉莉花露

药材名称茉莉花露

拼音Mò Lì Huā L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之蒸馏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ambac(L.)Ait.

原形态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m。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关节。叶片纸质,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cm,宽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m,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果球形,径约1cm,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

性状性状鉴别 为无色至浅黄白色液体。气芳香,味淡。

性味淡;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主胸膈陈腐之气;并可润泽肌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点茶。外用:适量,涂搽;或兑水烧汤沐浴。

注意本草纲目拾遗》:止可点茶,不宜久服,令人脑漏。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拾遗》: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

2.《中国药植图鉴》:健脾理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旋花

    药材名称小旋花拼音Xiǎo Xuán Huā别名彩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银灰旋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volvulus ammannii Des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

  • 多穗石柯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拼音Duō Suì Shí Kē别名甜茶来源壳斗科石柯属植物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 Rehd.,以根、叶及果实入药

  • 禹余粮

    《中国药典》:禹余粮药材名称禹余粮拼音Yǔ Yú Liánɡ英文名LIMONITUM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

  • 礞石

    药材名称礞石拼音Ménɡ Shí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变质岩类岩石绿泥石片岩或云母片岩的石块或碎粒。采得后,拣净杂石泥土。原形态①绿泥石片岩主要由绿泥石组成,常成细小鳞片或针状集合

  • 柳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菜药材名称柳叶菜拼音Liǔ Yè Cài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止血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丹药材名称止血丹拼音Zhǐ Xuè Dān来源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

  • 琼越线蕨

    药材名称琼越线蕨拼音Qiónɡ Yuè Xiàn Jué英文名Bon Colysis别名石韦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琼越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b

  • 苦壶卢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药材名称苦壶卢拼音Kǔ Hú Lú别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

  • 东菊

    药材名称东菊拼音Dōnɡ Jú别名细药、兰铁草。踏地莲花莱、牙陷药、野菠菜、细牛舌片。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东菊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先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