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苦白蜡

苦白蜡

药材名称苦白蜡

拼音Kǔ Bái Là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凹脉柃的叶和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impressinervis Kobusk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凹脉柃 灌木,高达3m。顶芽无毛,嫩枝具4条棱脊,无毛,叶互生,薄革质;叶柄长3-5mm,无毛;叶片长椭圆形,长4.2-10.5m,宽1.7-3.5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叶脉在表面下陷,背面隆起,侧脉11-14对,近叶缘处呈弧形连结。花单性,雌雄异株,常2-3朵腋生;雄花具卵圆形小苞片2枚,萼片5,边缘无腺点;花瓣5;雄蕊15-20,先端有小尖头;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形,但萼片较小;子房长卵形,无毛,花柱长3-3.5mm,先端3裂。果实卵圆形,径约4.5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山坡、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血。主风湿痹痛;疮疡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井底泥

    《中药大辞典》:井底泥药材名称井底泥拼音Jǐnɡ Dǐ Ní别名井底沙(《证类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性味寒。①《证类本草》:"至冷。"②

  • 紫苏梗

    《中国药典》:紫苏梗药材名称紫苏梗拼音Zǐ Sū Gěnɡ英文名CAULIS PERILLAE别名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

  • 岩兰花根

    药材名称岩兰花根拼音Yán Lán Huā Gēn别名兰花石参、鸡肉参(《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着色风铃草的根。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草本,

  • 麒麟菜

    《中药大辞典》:麒麟菜药材名称麒麟菜拼音Qí Lín Cài别名鸡脚菜(《纲目》),鹿角菜(《琉球国志略》),鸡胶菜(《罗源县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

  • 草泽泻

    药材名称草泽泻拼音Cǎo Zé Xiè来源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草泽泻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isma gramineum Lej.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草泽泻,多年生沼生草

  • 榉树皮

    《中药大辞典》:榉树皮药材名称榉树皮拼音Jǔ Shù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原形态大叶挼树,又名:榉榆、血榉。乔木,高达25米。1年生枝密被柔毛

  • 五爪龙

    《中药大辞典》:五爪龙药材名称五爪龙拼音Wǔ Zhǎo Lónɡ别名五叶藤(《南宁市药物志》),五叶茹(《泉州本草》)。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根或茎叶。秋季采收,切段

  • 狗毛草

    药材名称狗毛草拼音Gǒu Máo Cǎo别名粘毛母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红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montana (Bl.) Koord.[Diceros monta

  • 小蕨萁

    药材名称小蕨萁拼音Xiǎo Jué Qí别名小蕨鸡、白粉蕨、华北粉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薄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 大叶狼豆柴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