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脾寒草

脾寒草

《中药大辞典》:脾寒草

药材名称脾寒草

拼音Pí Hán Cǎo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全草。春、夏间采收。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具细软毛。茎直立,或下部略偃伏,高10~-30厘米。自基部分枝,枝斜上。叶对生,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1~1.5厘米,宽5~8毫米,边缘具钝锯齿,基部圆形,下部叶具极短的柄,上部叶无柄。穗形总状花序,疏松;花柄短,长约1.5毫米;苞片互生,倒披针形或披针形;萼狭圆形或倒披针形,4裂;花冠4裂,与萼互生,蓝色,略带紫色;雄蕊2。伸出;雌蕊1,子房上位,2室。蒴果,倒扁心形,先端凹入,具细毛而边毛特长,常留有很短花柱,内藏多数细小种子。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边荒野。分布华东各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桃叶珊瑚甙0.43%,甘露醇0.15%。

药理作用抗疟作用:用直立婆婆纳的干全草制成流浸膏,以6克和12克/公斤给已感染疟原虫的鸡灌胃,初步确证有抗疟作用,但疗效远不及盐酸奎宁来得强而迅速。在用药过程中,未见其有不良反应(副作用或毒性)。

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治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者3~5两)。

临床应用治疗疟疾:取新鲜直立癸婆纳3两(干草减半),水煎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5~7天为一疗程。治疗7例,服药后即不再发者3例,轻微发作1次者3例,发作2次者1例。随着症状的控制,血涂片检查也随之转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脾寒草

药材名称脾寒草

拼音Pí Hán Cǎo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Speedwell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ronica aruensis L.

采收和储藏:夏、夏间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婆婆纳一年或二年一草本,高5-30cm。茎直立或下部铺散分枝,被两列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常3-5对;下部的叶有短柄,中上部的叶无柄;叶片卵形至卵圆形,长5-15mm,宽4-10mm,具3-5脉,边缘具圆形钝齿,两面被硬毛。总状花序顶生,长达20cm,花多,各部分均被多细胞白色腺毛;花片下部的长卵形,疏具圆齿,上部的长椭圆形,全缘;花梗极短;花萼长3-4mm,4裂,裂片条状椭圆形,前方2格较后方者长;花冠蓝紫色或蓝色,4裂,与萼互生,裂片圆形至长圆形;雄蕊2,短于花冠;雌蕊1,子房上位,2室。蒴果倒心形,强烈侧扁,长2.5-3.5mm,边缘有腺毛,先端凹入很深,几乎为果半长,具细毛而边毛很长,宿存的花柱不伸出凹口。种子长圆形,多数。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及荒野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江、华中、新疆也有。

化学成分全草含桃叶珊瑚甙(aucubin)[1],D-甘露醇(D-mannitol)[2]。

药理作用抗疟作用:用直立婆婆纳的干全草制成流浸膏,以6g和12g/kg给已感染疟原虫的鸡灌胃,初步确证有抗疟作用,但疗效远不及盐酸奎宁来得强而迅速。在用药过程中,未见其有不良反应(副作用或毒性)。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

各家论述《中国药植图鉴》:治疟疾。

临床应用治疗疟疾:取新鲜直立婆婆纳3两(干草减半),水煎300mg,每日3次分服。5-7天为一疗程。治疗7例,服药后即不再发者3例,轻微发作1次者3例,发作2次看1例。随着症状的控制,血涂片检查也随之转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冬葵子

    《中药大辞典》:冬葵子药材名称冬葵子拼音Dōnɡ Kuí Zǐ别名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原形态冬葵(《本经》),又名:葵(《诗

  • 大叶楠根

    《中药大辞典》:大叶楠根药材名称大叶楠根拼音Dà Yè N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楠的根。原形态大叶楠,又名:豪樟、竹叶槁;落叶桢楠。常绿小

  • 赤芍

    《中国药典》:赤芍药材名称赤芍拼音Chì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RUBRA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

  • 红白二丸果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果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eonia sinensis A.DC.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

  • 藏报春花

    药材名称藏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带叶报春花Primula vittata Bur. et Franch.,以花入药。6~8月采花,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用于小儿高

  • 墙草根

    《中药大辞典》:墙草根药材名称墙草根拼音Qiánɡ Cǎo Gēn别名白石薯、田薯(《福建中草药》),石薯、软骨石薯(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墙草的根。全

  • 岩椒

    药材名称岩椒拼音Yán Jiāo别名木本化血丹,野花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毛刺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剥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1

  • 飞机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机草药材名称飞机草拼音Fēi Jī Cǎo别名香泽兰来源为菊科泽兰属植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原形态多年生常绿亚灌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紫薇

    药材名称紫薇拼音Zǐ Wēi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来源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剥落的树皮,晒干;根随时可采。性味